中新網太原1月16日電 題:列車“心臟”護理師:精準掌握毫米級“微操作”
作者 楊杰英
2020年春運的大幕已經拉開,中國人一年一度的“大遷徙”開始了。
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公司太原車輛段。 楊杰英 攝16日,山西太原,寒風刺骨。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公司太原車輛段檢修車間制動室內一片忙碌。
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公司太原車輛段檢修車間制動室內一片忙碌。 楊杰英 攝“我們和其他保障人員一樣,守護著大家‘回家的路’。”“80后”師父信松正在和“90后”徒弟張豫棟對旅客列車制動閥進行檢修。
信松向記者介紹旅客列車制動閥。 楊杰英 攝制動閥是列車制動力的關鍵部件,主要由中間體、主閥體和緊急閥三部分組成。
“90后”張豫棟正在對旅客列車制動閥進行檢修。 楊杰英 攝作為列車制動系統的“心臟”,40余斤重的制動閥共由109個配件構成,內部孔洞復雜,最小的只有2mm,猶如人體的毛細血管一般。
分解、清洗、研磨、二次清洗、組裝、試驗、包裝,列車“心臟”的檢修需要七道程序。
檢修制動閥所需的條件十分苛刻,不僅需要室內恒定的溫度和濕度,更需要檢修人員對這109個配件尺寸的精準掌握,正常組裝還需要經過一系列毫米級的“微操作”才能精準完成。
旅客列車制動系統“心臟”——制動閥。 楊杰英 攝信松告訴記者,檢修制動閥的一套流程下來需要花費兩個多小時,組裝應該是其中對技能要求較高的一道工序。
在制動室內,信松的檢修技術被列為示范級。憑借扎實的理論技術和豐富的實操經驗,信松能夠在三分鐘之內蒙上眼睛將一套制動閥組裝完成。
采訪中,信松向記者展示了盲眼組裝制動閥的技能。“我覺得練習這個技能,主要是為了做到‘心中有數’,熟悉制動閥的每個配件,才能做到精檢細修。”信松說。
今年26歲的張豫棟,兩年前來到制動室后,便拜信松為師,學習制動閥檢修技術,從最初的對制動系統一無所知,到現在熟練掌握各項安裝要領。在師父信松的教導下,張豫棟快速成長。
憑借扎實的理論技術和豐富的實操經驗,信松能夠在三分鐘之內蒙上眼睛將一套制動閥組裝完成。 楊杰英 攝現在的兩人亦師亦友,一同學習理論知識,互相出題考問,遇到制動故障兩人鉆研解決。在今年的技能比武中,張豫棟緊隨師父,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兩人成為一對“明星”師徒。
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所有客車的制動閥都是由太原車輛段檢修車間制動室的17名職工進行維修,其中有13名是28歲以下的年輕職工。
春運期間,由于加開支援南方的臨客列車及春運整備任務要求,制動閥的需求數量猛增,由之前的月300套增加到450套。
制動閥組裝完畢。 楊杰英 攝同時,冬季氣溫變化大,制動閥配合部件因為熱脹冷縮容易產生間隙,對制動閥的檢修質量也有更高要求,這無疑為這群“心臟”護理師的工作帶來很大的壓力。
“這也是我們的動力,堅持標準、嚴守規程、精檢細修是我們每個檢修人的座右銘。我們會安全守護每一位旅客‘回家的路’。”信松如是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