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市長為全市人民點贊后,上海垃圾分類怎么進入2.0時代?
摘要:“垃圾分類只是整個垃圾管理流程的一個中間環節。更重要的是源頭減量和末端處置。”
過去一年,上海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極大的進展。今天上午應勇市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垃圾分類推進快、成效大,靠的是全市動員、全民參與,要為全市人民點贊,向全市人民致敬! ”這讓在場許多人感到振奮。
然而興奮之余,不少代表已經開始思考一個新的問題:2.0版垃圾分類應該怎么干?如何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向常態化發展?
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公民律師事務所主任金永紅認為,在過去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中,成效很大,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這恰恰是需要在接下來予以重點解決的。“2.0時代的垃圾分類工作,一定要向縱深發展,一是繼續培養長期行為習慣,二是聚焦垃圾分類中的前段和末端環節,投入更大建設成本。”
去年,金永紅在調研中發現,個別街鎮、社區的分類水平還存在一定的“水分”。“我們去暗訪時,發現社區里的信息員消息非常靈通,幾乎和我們打起了游擊戰。”接下來的垃圾分類推進工作中,要避免因不合理的考核體系,帶來基層弄虛作假。“垃圾分類必須實現從他律到自律,成為老百姓實實在在接受的生活方式。“
金永紅還建議,下一步要將工作的關注點向前段和末端延伸。“垃圾分類只是整個垃圾管理流程的一個中間環節。更重要的是源頭減量和末端處置。”
就去年浦東新區垃圾源頭減量和末端處置情況,市人大代表、上海浦東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李俊蘭透露了一組數字:去年下半年,浦東新區源頭垃圾總量減少9%,關鍵污染物控制指標,較分類前下降十倍,遠低于歐盟標準。這是老百姓參與分類的結果。
而在末端處置和資源化利用方面,目前浦東新區的垃圾日處理量達到3000多噸,兩個月后,兩座新的垃圾終端處置站將投入使用,垃圾日處理量還將在此基礎上翻倍。此外,過去半年里,每噸焚燒垃圾的發電量較過去提升70度左右,“未來這個數據還會增加,說明垃圾資源化利用的程度也越來越高。”
李俊蘭進一步建議,垃圾分類進入2.0時代后,應該進一步優化分類標準,終端處置體系也應再加強。“過去半年里,浦東新區收集到51噸有害垃圾,但目前終端處理能力仍欠缺,亟待建設專業的處置場來處理。”
欄目主編:張駿
文字編輯:朱珉迕
題圖來源:孟雨涵攝 資料圖
圖片編輯:項建英
加載中... 視頻 直播 美圖 博客 看點 政務 搞笑 八卦 情感 旅游 佛學 眾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