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東南亞地區的農業大國,去年一年泰國的出口情況十分不盡人意。據官方最新數據顯示,去年11月,泰國出口總額跌勢明顯,同比下滑了7.6%。而該國一向引以為傲的出口產品——大米,也失去了中國買家的青睞。
據中國糧油信息網1月14日報道稱,2019年泰國大米出口開始走下坡路,預計到今年該國大米出口還將進一步下滑,甚至創下七年來最低水平。據悉,中國是泰國的第二大大米市場,但在過去一年時間里,由于泰國大米價格高漲,中國買家大幅減少購買。前不久,急于出口的泰國曾盼中國買下200萬噸大米,但至今也沒有中國買家為此買單。
盡管出口情況已經如此窘迫,但泰國大米的漲價趨勢卻還未止住。近日,泰國表示由于干旱的情況還在加劇,預計新一輪大范圍的物價上漲潮即將到來。再加上,目前泰銖匯率還在持續走強,已經觸及六年來的最高水平。不斷高漲的價格,或讓泰國大米失去更多海外買家。據了解,除了中國市場,印尼在過去一段時間也減少了對泰國大米的進口。
需要注意的是,就在泰國大米對華出口放緩之際,該國還打起了中國商品的主意。在2020年開年之初,泰國突然宣布要對原產于中國的鋼鐵產品加收費用,時效長達5年。要知道,近幾年泰國在中國市場上享受了不少福利。去年,憑借著中國市場的強勁需求,泰國直接躍升成為世界第6大水果出口國。
對此,有聲音指出,此次泰國對中國部分商品的舉動也許會影響到兩國部分貿易往來。而泰國商品在中國市場上的短暫離場,這倒是給作為競爭對手的越南帶來了機會。眾所周知,去年早些時候,越南大米因為質量未符合出口要求,對華出口大幅度減少。但就在泰國大米不斷漲價之后,目前越南大米比泰國同等規格的大米價格便宜了20%左右。如果越南大米質量得到改善,想要在中國大米市場上搶占泰國的份額也并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