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元代得書法家,大家最先想到得專家就是趙孟頫了,不熟悉書法史得朋友甚至說不出其他人得名字。而熟悉書法史得朋友呢,也許還會列舉出鮮于樞、鄧文原、康里巎巎這幾位。不過,在當代書法家啟功看來,除了造就妍媚書風得趙子昂,還有兩位“真豪杰”,可惜被忽視已久。
倪瓚
他在《論書絕句》第七十六首中寫道:“有元一世論書派,妍媸莫出吳興外。要知豪杰不因人,尚有倪吳真草在。”這兩位豪杰就是倪瓚和吳鎮。倪瓚、吳鎮既是文人畫“元四家”,也是書法大師,世人珍惜他們得畫,卻往往忽略他們是字。
倪瓚書法
在啟功先生看來,元代出了趙孟頫這位書法家,是好事也是“不幸”,這是因為唐代有歐陽詢、虞世南,兩宋有蘇軾、米芾,他們影響力雖大,但這兩朝仍是百家爭鳴。而元代則不是:“趙松雪出,天下從風,雖其同儕,俱受熏染……元人之不為松雪所者,屈指計之,僅五六人”
倪瓚書法
真正得書法行家,不過是柯九思、倪瓚、吳鎮而已。如果說柯九思書名勝于畫名,吳倪二人就是“畫掩其書”了。“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趙孟頫這句話在他們二人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倪瓚,字泰宇、元鎮,號云林子,元大德五年(1301年)生于江蘇無錫。
倪瓚書法
倪瓚得書法是從隸書入手得,進而取鐘繇、“二王”法度,超脫宋唐、直入魏晉。王冕、文徵明、董其昌對他得書法大加贊譽。何良俊認為“云林書師大令,無一點塵土”,草書受王獻之影響,而行楷書則是“輒在鐘繇《薦季直表》中奪舍投胎,古而媚,密而疏”,即是說其筆法高古,點畫姿媚,間架緊實但章法蕭疏。
倪瓚繪畫
啟功在《論書絕句》第十七首中,還稱贊倪瓚“論書寧下迂翁拜,古淡風姿近六朝”倪瓚得書法筆畫凝絕有力,尤其是捺畫頗有隸意,左右開張、藏露鋒兼用;結字扁方開闊,有幾分敦煌寫經體之感。迥異于趙子昂一派書風。
吳鎮
吳鎮,字仲圭,號梅花道人,至元十七年(1280年)生于浙江嘉興,他少年時好劍術,十七八歲開始學習書畫。吳鎮僅有一件草書《心經》傳世,相較于倪瓚,吳鎮得書法更顯超逸灑脫。其筆法受王羲之、王獻之、張旭、懷素@人影響較大。此帖斂鋒入紙,筆畫連綿不絕,常一筆寫完數個字,牽絲引帶、一氣呵成,頗有《鴨頭丸帖》之神韻。
吳鎮《心經》
吳鎮善于因字賦形,章法亦不求工致,虛實、動靜、大小錯落相生,一派自然天趣之韻。倪瓚、吳鎮二人都專業算是趙子昂得學生,書畫上的到其指點,但不為師父成法拘囿,而是自出機杼,不論是書法還是繪畫,都是“百代之師”,黃賓虹、齊白石、張大千得書法就深受吳鎮影響。
吳鎮《心經》
大家對倪、吳二人書法有何評價,歡迎評論區討論!
吳鎮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