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個案例:某位車友的愛車更換防凍液,他買了一大桶全新的防凍液。具體更換時,看到師傅拆掉了他愛車機艙里的一條小管子,然后啟動了發(fā)動機。一大桶全新防凍液換進去后就結束了……
這就讓他看不懂了:因為他記得他的愛車說明書上有一句話“本車冷卻系統(tǒng)防凍液重量為6.5公斤”。可是一大桶全新防凍液容量為4L。而防凍液的比重接近水,也就是說一大桶防凍液在4公斤左右。那么這個量夠不夠?是否需要再添加一些?
第二個問題:他見到其他車輛更換防凍液時,師傅都是把車子升起來,然后爬到下面,把汽車水箱(主散熱水箱)底部的“下方管子”拆掉,或者擰開底部的排水閥。——可為啥自己的愛車,換防凍液時沒有這個動作?
一臺車更換防凍液要多少?
一大桶竟然不夠?
遇到這個案例后,覺得挺有意思。原本只想簡單回答一下的。可結果卻想到了更有趣的話題——德系車,和日韓系車,在換防凍液的時候,是完全不同的!而且修理廠的師傅們,更喜歡為德系車更換防凍液,那么您知道這是什么原因么?
今天我來揭開第一個謎底——:一臺防凍液總量6.5公斤的汽車,我們只用1大桶全新防凍液到底夠不夠?(而關于德系車與日韓系車在更換防凍液時,完全不同的操作方式,以及擴展到德系與日韓系車的設計不同點,我們作為“彩蛋”在下一期文章里與大家見面!)
防凍液最常見的規(guī)格:4L和2L
今天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一般來說一大桶防凍液的容量在4L,當你將這桶全新的防凍液倒入發(fā)動機之后,“廢水桶”里里的“舊防凍液”大致也是4L左右。——事實上這意味著:整臺車里4L的舊防凍液,已經被4L的全新防凍液“替換”了。
那文章開頭所說的“6.5公斤”又是個啥意思?首先我們要理解什么是汽車說明書里寫的“全車防凍液重量”。比如“6.5公斤”指的是:全車所有的防凍液全部一滴不剩的放出來,總量是6.5公斤。那我們更換防凍液的時候,是否也要6.5公斤呢?
我們知道防凍液的規(guī)格,市面上最常見的一般是“大桶4L”和“小桶2L”。“1L小瓶”的有,但市面上很少。所以“1大桶+1小桶”一共是6L(約等于6公斤,防凍液比重接近水),也沒到6.5公斤;而“2大桶”一共是8L(約等于8公斤),似乎又太多了……那到底加多少好呢?
“替換比”是什么?
換防凍液和換機油,同理!
其實這里就涉及到一個“替換比”的問題,道理就和發(fā)動機機油一樣。比方說: 一臺車機油總量4L,但實際做保養(yǎng)時,只能放出3.5L,然后灌入3.5L新機油,依然滿足汽車廠家的原廠設計要求,并不影響使用。這么說基本就理解了。
汽車防凍液也是如此,因為在整臺汽車里,很多部位都有防凍液:水箱(主散熱水箱)里有;膨脹壺里有;節(jié)溫器里有;水泵里也有;就連空調暖風水箱里依然有;甚至發(fā)動機缸體內還有!
如果想要在不啟動發(fā)動機的情況下,做到徹底更換防凍液,那是癡人說夢!因此在任何修理廠,換防凍液都會采用“動態(tài)換液法”。也就是利用發(fā)動機的推力,將舊的防凍液“推出來”,然后同時將新的防凍液“吸進去”。在動態(tài)過程中就完成了防凍液的新老替換(留一個作業(yè)題給讀者:為啥空調要開暖風模式?嘿嘿)。
防凍液久了顏色會渾濁
更換時,可以仔細觀察顏色變化
回到話題,我們更換防凍液時,如何知道“更換的差不多”了?其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觀察法”。防凍液在發(fā)動機里時間久了,因為金屬的氧化、水中微量離子殘留導致的結垢等因素而逐漸老化,老化后的防凍液往往顏色變渾濁、變黑。
當我們采用“動態(tài)換液法”更換防凍液時,能看到流入“廢水桶”里的舊防凍液顏色很渾濁。但是隨著防凍液的“新老替換”,流出來的液體越來越清澈、透明。當“廢水”看起來和全新防凍液幾乎分辨 不出時,就說明“新老替換”完成了!
到這里,我們就把更換防凍液的基本原理,以及“替換比”的問題給說清楚了。相信大家心里的疑惑應該被解開了。那么在下一期《德系車與日韓系車,為何更換防凍液的方式完全不同》一文中,更精彩的“彩蛋”等著你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