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深圳衛生監督”近日發布消息:
據統計,我國有超過
1000萬工人暴露于噪聲作業環境中
其中數百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
噪聲性聽力損失
約有100 萬人患有職業性噪聲聾
問題來了
什么是噪聲?
什么是職業性噪聲聾?
如何做好預防?
什么是噪聲?
從衛生學意義上講,凡是使人感到厭煩、不需要或有損健康的聲音都稱為噪聲。
噪聲作業是指工作場所8小時噪聲等效聲級大于等于85分貝的作業環境。接觸超過限值的噪聲就會對聽力產生損傷。
什么是職業性噪聲聾?
職業性噪聲聾,就是在生產工作中因接觸噪聲而引起的聽力下降,是我國的法定職業病之一。
多見于船舶業、制造業、鈑金、紡織、礦山開采、電子行業等。
用人單位該如何控制噪聲預防職業病?
調整工作方式:
可以通過改變工作方式、工藝流程、生產設備等方式來減少噪聲產生。
如在隔音室里進行工間休息,或通過輪班減少每日、每周接觸噪聲的時間。
采用噪聲防護用品:
用人單位應當為噪聲接觸者發放合適的噪聲防護用品,并督促勞動者按規定佩戴護聽器。員工也有義務正確佩戴護聽器后再上崗作業。
耳塞等防護用品
采用隔音措施:
在工廠、車間、辦公室等噪聲環境中,可以采用隔音板、隔音門等隔音措施來降低噪聲的傳播。
主要的控制措施包括隔聲、吸聲、消聲和減振等。
隔音玻璃門
采用降噪技術:
噪聲源是噪聲的根本來源,控制好噪聲源是降低噪聲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方法。
對于一些機械設備、電力設備等噪聲源,可以采用降噪技術來減少噪聲產生;
如采用低噪聲設備代替高噪聲設備,從根本上使設備產生的噪聲變小。
左:高噪風機 右:靜音風機
做好健康監護工作:
有噪聲作業禁忌證者不得從事噪聲作業;
定期對接觸噪聲的員工進行職業健康檢查;
對已經發生職業性耳聾的患者應調離噪聲崗位。
衛監提醒
用人單位應充分認識噪聲的危害
積極采取降噪措施和配備防噪用品
督促勞動者正確佩戴
防噪耳塞、耳罩等防護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