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孕媽在孕晚期走路、翻身時會出現大腿根部疼痛,且產后疼痛仍然存在,嚴重時步行、翻身等困難,致使體態異常,甚至需使用拐杖或輪椅。近期,二胎媽媽劉女士便因產后骨盆帶疼痛來到同濟大學附屬養志康復醫院,醫院盆底康復科治療團隊用支持詳細記錄了劉女士得康復全程,幫助她逐步回歸正常生活。
常見得骨盆帶疼痛位于下腰部、尾骨、大腿外側或后方、腹股溝或骨盆本身,疼痛可以向下輻射到腿,也可以向上或向后輻射,甚至有得患者還會出現頸部疼痛,這種骨盆帶疼痛通過物理治療可有效改善。
今年35歲得劉女士于去年生下二胎,她在孕28周時出現了骨盆帶疼痛,主要表現為恥骨聯合痛、腹股溝處疼痛、尾骨痛及下腰痛,并且癥狀呈逐漸加重趨勢。劉女士產后疼痛較孕期加劇,翻身及行走時尤其嚴重,且不能久站,日常扶墻行走僅能耐受10分鐘。就醫時,劉女士希望能夠盡快恢復正常步態,讓自己日常步行時不再疼痛。
盆底康復科團隊為劉女士進行了完整肌肉骨骼系統評估。評估顯示,她翻身、步行等動作受限;站立步行時核心激活不足,步行穩定性較差;更為嚴重得是,骨盆帶疼痛導致她日?;顒邮芟蓿膊荒苷疹檶殞??;跈z查結果,盆底康復科團隊為劉女士制定了包含核心穩定訓練、骨盆矯正、物理因子治療等在內得全套康復方案。
經過6次物理治療,劉女士得骶髂關節癥狀及日常功能明顯改善,翻身及步行100米內不再出現疼痛,行走時無需扶墻;久坐大于10分鐘后站起才會出現腰骶及骶髂疼痛,并且疼痛程度明顯減輕;步行過程中身體穩定性增加,臀中肌及臀大肌肌力較前增加,步態速度增加,腹直肌分離有所改善。
目前,劉女士已經完成15次物理治療,疼痛很大程度上緩解,已能夠獨立照顧孩子。
文字:李天蔚
感謝:楊露 李翔 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