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在學習中……我們經常有種強烈的失落感,照顧遷就別人,慢慢感到失去了自我。也會因為面對很多的誘惑,面對很多的挫折,在誘惑和挫折中,可能會失去初心,向外界妥協。失去了自我的人,很難真正的快樂,那么如何找回自我?
在一個人一無所有的時候,如果特想要得到什么,就只能通過看似無私的付出或者說是努力,以期望得到回報,這就是討好型的模式。這個模式大多和原生家庭有關,我們在這里就不展開了。
這個討好型的模式說起來是一個雙刃劍:一方面給自己有“在付出/努力”的幻覺,有時候可能看到希望;另外一方面,結果并不可控,完全由他人喜好決定,而且機會成本是自我意識的覺醒,自我提升,自我欣賞。
改變并不容易,因為是短期和長期收益的矛盾:放棄,意味著短期內獲得不了特別想要的東西;但不放棄,長期預期收益也不高。
改變的方法倒也容易,要有長久的打算,并且給自己一些可預期的短期獎勵,給生活一些儀式感。
下面有六個方面的建議,希望能幫助你找回自我,乃至提升自我:
1、降低對他人的期望值。
所有討好型的模式起點,都是對他人的期待值過高。
希望在他人身上找到存在感,從他人身上找到依靠,希望有人幫自己遮擋風雨,是荒謬而可笑的。
現實很殘酷,世上沒有誰能真正為你遮風擋雨,除了你自己。
在任何一段關系中,期望越多,往往越卑微,因為輸不起。
“降低期望值,失望值也會隨之降低。”多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好好生活,降低對他人的關注,減少期待值,自然不會再害怕失望、卑微相迎。
2、回憶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就是保持最初的那個狀態,對一切事物探索和好奇,不被自己已固有的想法所箍禁。當我們還是小孩子時,接觸到的任何東西都是新的,對事物沒有任何先入為主的概念,我們就可以以純凈的心去接觸事物和問題。長大之后反而被各種名詞和概念所禁錮,抓不到事物的本質。靜下來,去回憶下你的初衷。任何事情,都是有其初衷的。背離了你初衷的行為,才恰恰是你煩惱的原因。
3、減少比較。
世間的得與失,也是個永恒的話題。小時候你羨慕別人的衣服,長大了你羨慕別人的別墅,這就是你一直不開心的源頭。試著去放下心中的羨慕和妒忌,他好任他好,你不眼紅他也就沒有炫耀的對象,你一般任你一般,你不自卑他也就沒有嘲諷你的機會。減少與他人的比較,你會發現自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尋找快樂,減少與自己的比較,你會有更多的機會去體驗幸福。
4、勇敢表達內心真實感受。
無論是通過日記、自我對話以及他人對話中。勇敢表達內心真實感受,接受自己,你會獲得無限的耐心,再次重新建立和定位更高層次的自己。
一段關系最好的樣子就是在這段感情里可以大膽做自己。需要委屈和壓抑成全的關系是不健康的。不喜歡做的事大膽說出來,不想接受的要求果斷去拒絕。
從思想上認識自已,如咬住過去不放,對現在和未來有何用,沒有信心,就往有信心的去干等等心理思想調節。
5、樹立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生活中最不值錢的,是沒有原則的退讓和善良。尤其在感情面前,你的底線模糊不清,幸福也就難以靠近。
所以,不管你有多在意對方,一定要守住原則和底線不放,比如:
在乎可以,控制不行;吵架可以,辱罵不行;生氣可以,動手不行。
我們必須要尊重自己、疼愛自己,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和欣賞。
6、著眼現在,拓寬見識,提高認知。
當一個人的認知較低時,思維就會趨向單一,且容易固執。
很多人不敢走出一段壞的關系,歸根結底還是認知不夠,進而缺失自信心。
給自己建立一座精神宮殿,沒事多讀書、多閱人、多行路,讓內心豐富起來,拓寬見識,提高認知,自信從容地看淡來來去去,笑看云卷云舒,靜聽細水長流。
著眼現在,看看你的立足之處。重新評估你的目標。當你覺得你知道該做什么了,建立你的梯子,使你的目標有落腳之地“自私”一點,大膽愛自己。
不急不躁,給自己一年,再回頭看。那個時候的自己,會感謝現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