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正月初三是什么日子?為什么有些地方這一天不能出門?老祖宗的規(guī)矩了解一下!
相傳在古代的時候,女媧在第一天創(chuàng)造出了雞(雞日),第二天創(chuàng)造了狗(狗日),第三天創(chuàng)造了豬(豬日)……直到第七天的時候才創(chuàng)造了人(人日),
因此正月初一就是雞日,初二是狗日,初三是豬日,而到了初七就是人日!那為什么正月初三這天不能出門呢?這一天是什么日子?一起了解一下吧!
正月初三為何不能出門?在很多地方都有正月初三去姑姑,或者是其他親戚家里走親戚的日子,為何在民間卻有這一天不能出門的說法呢?原因在于這一天是“赤狗日”!
在我國古代的民間稱正月初三為“小年朝”,也叫它為“赤狗日”!民間傳說赤狗是我國民間的熛怒之神,而他是非常易怒的,凡是遇到他的人都會帶來霉運,一般都很容易和別人發(fā)生口舌之爭,即便是很小的事情也容易稱為爭吵的緣由,所以把正月初三這天視為“大兇日”,因此也就不宜出門!
這個在我國古代的南方地區(qū)流傳很多,一般這一天不宜外出,也不宜出去拜年!
就是因為民間認為在初三這天出去了,和外人打交道了就容易發(fā)生口舌之爭,即便是出去給人拜年,也很容易發(fā)生誰爭吵,因此為了避免這樣情況,所以不宜出去,也不要出去拜年!
同時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赤狗日的“赤”字有赤貧的意思,而大過年的都是希望快樂吉祥如意,因此在我國民間為了圖個好的寓意,所以這一天不宜走親訪友,同時也不在這一天宴客,就是擔心會沖犯赤狗,這樣就容易帶來貧窮和不如意。
在幾十年前南方很多地方都有這個習俗,就是在大年初三這天在家里休息,而不出去拜年!這樣的安排其實也是有幾分道理的,因為從大年初三除夕的晚上一整晚都沒有好好睡覺了,而到了大年初一又要早起不能睡懶覺,到了大年初二又要早起回娘家,這樣人連續(xù)幾天的沒有好好睡覺休息了,人也很累了,所以在大年初三這天早點睡覺和晚點起床,也不出去拜年而是在家里休息,這樣也是給自己放個假,傷身體好好休養(yǎng)一下,古人這樣的安排是非常合理的,就是為了給大家在春節(jié)期間放個假!
據(jù)說在古代的時候初三也叫“小年朝”,這是宋代的一個重要的宮廷節(jié)日,居然也和宋真宗有關(guān)比當年民間傳說有天書下降人間,于是真宗就下了詔書,規(guī)定在每年的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jié)”,這一天不僅官員等休假五日,就連老百姓也要休假,于是這個假期也就被稱之為“小年朝”!
正月初三還有哪些習俗?其實在正月初三這天的習俗還有很多,民間認為這一天女媧娘娘創(chuàng)造出了豬,因此稱它為“豬日”,而在豬日就不能殺生,尤其是不能殺豬,不然就犯忌諱了,這一年都走霉運!像以前屠夫就很忌諱正月初三這一天去殺豬,都會可以避開這個日子!
另外在正月初三這天也是民間傳說的“老鼠娶親”的日子,以前老鼠可是一大禍害,為了不讓老鼠在接下來的一年禍害糧食等,所以在大年初三這天都會早一點就熄燈睡覺,就是為了避免騷亂了鼠輩,免得得罪他們而被老鼠們報復!同時還要在屋角等老鼠常經(jīng)過的地方灑放一些米粒、糕餅等食物來供老鼠食用,這個也稱之為和“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之后老鼠就不會大量的糟蹋糧食或者是禍害農(nóng)作物了!
但是在有很多地方也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說入夜提早熄燈以后到處黑漆漆的,這樣老鼠也就看不見了,自然也就不能正常成親和娶親了,而這樣也就減少了其繁殖的速度,來年的老鼠就少了,也就避免了鼠患!
但不管是哪一種說法,在我國民間很多地方都有正月初三這天晚點起床,并且晚上很晚就熄燈睡覺習俗的重要原因!
還有一個習俗就是正月初三這天也被稱之為“谷子的生日”,因而在我國民間以正月初三日這一天要祝祭祈年,并且禁食米飯。也就是正月初三這天不能吃米飯哦!
在很多北方地區(qū),正月初三還有燒門神紙的習俗,也就是在這一天把年節(jié)時的松柏枝及節(jié)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過完,而新的一年也要開始營生了。
俗諺“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只是現(xiàn)在很多地方都已經(jīng)沒有了這個習俗了,你家鄉(xiāng)還有嗎?
正月初三到了,在你的家鄉(xiāng)還有什么特殊的習俗嗎?這些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老規(guī)矩,還是有必要遵守的,這樣一整年都會順風順水,日子也會越來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