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開年以來,小鵬經歷了一次品牌生涯的小危機,在1月銷量僅取得5218輛的成績后,2月的銷量表現依然并沒有出現大家預期中的強反彈,當前的小鵬需要一款能夠力挽狂瀾的車型一掃陰霾,3月10日全新小鵬P7正式亮相,那它能否帶領小鵬打一場翻身仗呢?能否成為年輕人的第一臺智能座駕呢?(以下講解車型為小鵬P7i 610 Max性能版,簡稱小鵬P7i)
小鵬P7i最大的變化在于輔助駕駛層面,隨著電氣化與人工智能時代的加速到來,車輛在自動駕駛層面也迎來了快速發展期,更為精準高效的輔助駕駛功能成為了新能源車型的主要賣點。此次改款后,小鵬P7i由此前的820A芯片升級為驍龍SA8155P芯片,同時搭載了雙Orin-X芯片,在更強的算力加持下,車輛在進行自動駕駛算法運算時更為高效。另一方面,小鵬P7i新增了兩個激光雷達,搭配上第二代XNGP系統,可讓車輛在擁有更強環境感知能力的情況下實現更全場景的輔助駕駛。
小鵬P7i的內飾部分設計與G9如出一轍,但取消了副駕前方的液晶屏,中控臺與車門同樣構成了環抱式設計,并且帶有更有層次感的臺面造型,臺面前端配有貫穿式的出風口,并加入了金屬飾條作為搭配,車門板上部和中控臺中間及下方均內嵌有氛圍燈帶,平底式方向盤采用了鋼琴黑和啞光銀色電鍍工藝,兩側配有滾輪和按鍵,儀表與中控區聯屏的搭配也保證了車內的科技感。
小鵬P7i在外觀方面并沒有進行大的改動和調整,但新增加了兩款配色搭配。車頭部分依然采用略大的機蓋下降幅度,呈現出低趴寬扁的姿態特征,換裝的燈帶依然布局在機蓋前方,兩側分體式的大燈內最大的改動在于融合了激光雷達,在保持美觀的同時也兼顧了功能需求,封閉式的中網下方帶有偏圓潤的梯形中網,保持了精干運動的前臉風格。
優雅的溜背車頂線條從A柱末端便逐步下沉,0.297的高長比讓車身側面的體態比例保持勻稱,車身并沒有加入過多鋒利的線條走向,而全部使用了更為飽滿的線面組合,同樣能刻畫出凹凸有致的身形特征,尾部區域的C柱向內進行收緊,讓肩部的輪廓更顯寬闊,讓整體更顯緊致的同時也多了些力量感,側面同樣加入了隱藏式門把手,車窗線也均采用了鍍鉻材質。
車尾部分并沒有太多變化,雖然改為了“P7i”,但尾標依然標注的是“P7”,車頂順下的溜背型面在尾部略帶翹起,下方則搭配有呼應頭燈的分體尾燈設計,貫穿式尾燈帶點亮后飽滿細膩,下方搭配有熏黑的字母銘牌,兩側的尾燈組與頭燈輪廓相似,帶有較強的辨識度,略向內凹的后包圍輪廓配有更大面積的黑色組件包覆。
小鵬P7i有著4888*1896*1450mm的三圍尺寸,軸距達到了2998mm,車內細節上,小鵬P7i配備了全新樣式的座椅,采用了有別現款的打孔和縫線設計,分段式天幕式天窗依然出現在車內,能對座艙通透感進行提升,夏天時雖然能起到隔熱作用,但如何防曬還需考慮考慮,較為充裕的縱向距離保證了車內足夠的乘坐空間,178cm的乘客可獲得1拳3指的膝部距離和2指+頭頂余量。
小鵬P7i除了內外設計等較為明顯的優化之外,更多的提升集中在了看不見的地方,尤其是動力方面的升級讓小鵬P7i更具可玩性,新車針對電機、電控及車身調校進行了多方面優化,小鵬P7i 610 Max版搭載的四驅動力擁有348kW(473Ps)的功率表現和757N·m的扭矩,相比老款加速能力都有較明顯的提升,不僅可實現最快3.9秒破百,最高時速也提升至200km/h,動力的輸出保持線性平順,只要深踩加速踏板便可做到動力隨叫隨到。
雙叉臂與多連桿的懸架調校并非完全側重運動風格,在富有韌性的阻尼設定中也兼顧了部分舒適性,后副車架采用了二級隔振,在平時經過較大的顛簸路段時,可通過SACHS多閥系減振器實現更細膩的振動化解,讓車輛舒適性得到保證。
寫在最后
小鵬P7i相對老款的升級是由內而外的變化,外觀內飾雖然在設計方面改動較小,但更多細節處的優化以及配置的增加讓平時用車更為便利,電氣平臺的升級以及三電系統的優化,使得加速能力進一步提升,從產品實力上看,小鵬P7i的確擁有拯救小鵬的底氣,但后期還需要通過市場表現進行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