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醫來說,一個人能吃、能拉、能睡就是屬于健康的狀態。相反如果吃不下、拍不出、睡不著其實就是不健康的狀態了,也就是我們說的生病了。
中醫對于人的定義不同,中醫認為人是順應天地變化之氣而成。順應氣候變化,跟天地取得平衡,在這個平衡下人大多都是健康的。
那么陰陽是什么呢?很多人認為陰陽是虛幻的東西,看不到摸不著,似乎很神奇,其實并沒有那么神奇。
道德經里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這里的一指的是平衡,二指的就是陰陽。陰陽對等時,人就是平衡健康的。
在中醫觀念里,我們的身體也可以分出陰陽。體表為陽,體內為陰;
上半身為陽,下半身為陰;
背部為陽,腹部為陰;
六腑屬表,傳化物而不藏,所以腑為陽;
五臟屬里,藏精氣而不瀉,所以臟為陰。
陽病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來得快,治的也快,就算不治也可以自己好,比如感冒,一般7天都可以自愈。但是像一些常年累積形成的病我們稱之為陰病,這種病就要慢慢調理了,畢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陰陽其實不神奇,中醫把人和自然當成一個整體看待,中醫認為一切基本的根本都是陰陽失衡導致的,而中醫治病的根本就是回歸平衡,達到陰陽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