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學員們跑完深圳馬拉松,各種叫苦不迭,多半因高溫天氣,后半程崩得一踏糊涂,坦率地講,這種高溫、高濕的天氣一般人hold不住,所以事先要學會降速,壓著點跑,畢竟早晨七點半鳴槍開跑,前半場微風徐徐,頗為涼快,觀眾熱情,補給又豐盛,這個時候不穩著點跑,后面十有八九要吃大虧的,如你所知,馬拉松跑的就是最后十公里,真正的考驗從30公里以后開始的,這個時候:
1、身體脫水;2、大腦疲勞;3、糖原枯竭;4、肌肉疲勞;5、體溫升高;6、心率飆升。這一系列癥狀,我們稱為“撞墻”,或者遭遇“極點”,那種感覺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基本上憑意志力硬扛,每邁一步都讓人頗為掙扎。昨天深圳馬拉松的賽場上,大多數人在30公里以后,就開始結伴而行走路了!崩了就這樣。
學員給我說:“30公里以后,開始體力不支,小腿又反復抽筋,一直跑跑停停,十分痛苦,找醫護人員噴霧,又各種拉伸緩解,以此晃晃悠悠,臨近終點,真的只剩下半條命!完賽的第一件事,就是回酒店平躺休息,太累了!”………開年第一跑,又是這個糟糕的天氣,能完賽就不錯了,期望值不要太高,尤其不要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人家吐槽你慢,以為真的慢?5分配速,3小時30分,跑完42.195公里,有多少小白能做到?人家只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而已!更可笑的是,那群不跑步的小白,直接反駁道:16~25度的氣溫也算高溫?但他們不知道,跑馬拉松最適宜的溫度在10~15度!超過這個溫度,尤其太陽很曬的情況下,后半程的心率會升高,體感會變差,不信可以親自去體驗一下。
沒有經歷過全馬的人,他們可能啥也不會懂,只會給你抬杠、唱反調:
1、“都走路了!你要堅持跑啊!不然就是浪費名額!”
能跑,誰想走?肯定是崩了!至于浪不浪名額,不是你說了算,咱們交了錢,愛咋地就咋地!
2、“這速度太磨嘰了!快點行不行?”
5分配速,看上去很慢,跑起來很快,不然你也來跑一個唄!再說,咱們慢點跑,看看風景,不行嗎?
3、“你個小卡拉咪,居然也配穿碳板跑鞋?再快也是5分,只夠吸人家尾氣!”
碳板跑鞋不一定是精英跑者的標配,菜鳥也可以!雖然能力有限,但也渴望突破自我,雖然目前5分是我們的極限。
………
甭聽人家瞎說,你按自己的節奏,咋開心咋跑就對。要學會釋懷,與自己和解,并不是每一場馬拉松都要那么拼,尤其像昨天深馬那種天氣,就應該慢跑,勻速巡航,該吃吃、該喝喝,看看風景,健康完賽得了吧!把自己拼得完無體膚,只剩半條命,真心不值得。畢竟我們是大眾業余,3個多小時與4個多小時完賽,有區別嗎?一樣的掌聲,一樣的完賽獎牌,一樣的完賽體驗……除了完賽證書不一樣之外,其他真的都一樣!再說,數據僅供參考而已,別較真。跑步關鍵在于健康完賽,其次是享受過程,開心就好了!能夠以輕松不累的節奏,完成42.195公里,都很優秀,至少在我們的心目中是這樣。保持熱愛,不負前行。如果你覺得5分配,挺好!那就去堅持,別在意別人的眼光,畢竟快樂是自個兒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