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賽季,身披奇才戰袍的拉塞爾-威斯布魯克還能交出場均22.2分11.5個籃板11.7次助攻,幫助奇才后半程發力,闖進了季后賽。來到湖人的第一個賽季,威少的數據變成18.5分7.4個籃板7.1次助攻,接下來是湖人的第二個賽季,威少在前兩場比賽交出了場均10.5分7個籃板3.5次助攻的表現,肉眼可見的下滑。甚至,與快船的同城德比,威少11投0中,只得到兩分。
在任何聯賽,一位首發全場11投0中的表現都不容易。就湖人隊史而言,從85-86賽季至今,也只有林書豪、德文-喬治、布魯克-洛佩茲、弗拉迪米爾-拉德馬諾維奇、威少等五名球員在首發出場且出手次數不低于10次的情況下全部打鐵,而那些人的咖位怎么能跟威少相比?
也就是一個賽季多一點,威少居然淪落到這般地步,真是令人唏噓不已。說真的,時間都去哪兒用在這里似乎并不恰當,因為距離上一次賽季三雙也只是一個賽季,他又沒有遭遇過嚴重傷病侵襲,怎么就瞬間如此慘淡呢?所以,賽后的質疑鋪天蓋地。當然了,威少的內心恐怕已經波瀾不驚了,自從來到湖人,威少不被質疑的次數,估計一個巴掌可以數得清。
深陷交易流言等各種因素,威少從心理到身體都會受到影響。但是,最讓威少無奈的還是他目前的定位。以前,威少被球迷稱為神龜,現在的威少應該考慮換個綽號了,比如“前場觀眾”就比較貼合目前威少。那么,又是哪些因素讓威少從神龜變成“前場觀眾”呢?
關于威少的低迷,我們有必要從他的進攻方式去尋找答案。前兩場比賽,威少23投7中,其中三分球9投1中,效率自然沒法看。尤其是第二場比賽的11投0中,那么我們就看看第二場威少的進攻方式。11次出手中,威少有6次是三分球出手,這6次三分球出手中有5次出手是以接球就投的方式完成,也就是說,這5次三分球出手是威少在接到隊友的傳球后,沒有運球、觸球時間小于2秒的情況下完成投射,這本來就不是威少的節奏。剩余的5次兩分球出手,威少有2次是自己持球進攻,另外4次是上籃的方式,這確實是他的問題。
接球就投、沒有運球、觸球時間小于2秒,這是標準的無球射手打法,類似于克萊-湯普森,對于威少來說,這可是難于登天的事情。就算是放在勒布朗-詹姆斯的身上,他也無法打出更好的表現。前兩場比賽,詹姆斯接球就投的三分球是7投2中、沒有運球的三分球是9投2中、觸球時間小于2秒的三分球8投3中,同樣拿不出手。球迷可以說,這并不是詹姆斯的節奏,那么這是威少的節奏?
看完進攻方式,我們再看看觸球時間這個問題。眾所周知,威少是一位需要持球在手的球員。但是洛城德比這場比賽,威少的前場觸球次數只有17次,與胡安-托斯卡諾-安德森并列第五,排在他前面的是安東尼-戴維斯的35次、朗尼-沃克的33次、詹姆斯的29次、帕特里克-貝弗利的24次,這也就是威少為什么可以擁有“前場觀眾”這個綽號的關鍵。來到前場后,威少成為了看客,沒有球在手的他又能有什么威脅?
所以,時間去哪兒的真正精髓是威少的持球時間去哪兒了。沒有球權的威少在球場就是副作用,化身“前場觀眾”更是湖人無法讓威少處于舒適區的重要體現。我們都知道,每一種類型的球員都需要節奏,不在自己舒服的節奏里打球根本無法發揮作用,威少如此,詹姆斯是不是也是如此?回想2011年的總決賽,無球的詹姆斯不也有過單場八分的表現。要知道,那個時候的詹姆斯可是兩屆MVP的獲得者,正處于生涯巔峰。
文/鄧肯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