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守護人#
功成不名有,衣被萬物而不為主。(34章)
【注釋】
功:通“工”,事。
成:完成,成功。
名:說明,指出。
有:通“為”,做。
衣:讀yì,遮蓋,裹扎。
被:覆蓋。
主:掌管,主持;主宰。
【直譯】
事情完成了,不說明是自己所為;養育裹扎、覆蓋萬物而不去掌管。
【解析】
“衣被萬物”的本義是用衣服、被子遮蓋。在此是指養育萬物。
“不為主”貫穿于養育萬物的全過程,以及萬物生成之后。如果在養育萬物的過程中,按照自己的主觀意愿去主宰、掌控的話那就是以主觀意志為轉移;如果在萬物生成之后,去主宰、掌控的話,那也是以主觀意志為轉移,都是不符合無為的做法。
【意譯】
事情做成了,也不說明是自己所為;生育萬物時順應自然,萬物生成之后不再繼續,不以主觀意志為轉移。
【閑聊吧】
“功成不名有,衣被萬物而不為主”是老子對道的行為的描述,是為道法自然打基礎。
事情做完了,成功了,為什么不說明是自己所為?道理與“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23章)是相同的。可以參考《道德經》22章和23章的解讀。與《道德經》22章和23章的解讀同樣,該說明是自己做的也要說,這樣才符合辯證法。
在養育萬物的過程中“不為主”與“生而不有”(2章、10章、51章)是一致的;在萬物生成之后“不為主”與“功成而弗居”(2章)、“功遂、身退”(9章)以及“物壯則老,是謂(謂之)不道,不道早已”(30章、55章)是一致的。如果在萬物生成之后“為主”的話,就是“物壯則老”,也就是事情做過頭了。
“功成不名有,衣被萬物而不為主”符合無為的指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