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汽車已經非常的普及,很多家庭擁有一輛汽車已經不再罕見。但即便是如此,依舊有不少人因為各種原因不愿意買汽車。有人經過調查發現,經常開車的人和不開車的人竟然有著很多的不同點,不只體現在思維方式上,就連生活當中也有著不小的區別。
第一,居住的地點不一樣。
沒車的人一般會選擇在交通便利、生活設施完善的地點居住,并且居住的地點和工作的地點最好不要超過半個小時以上的路程。
但是有汽車的人卻不一樣了,他們反而不會特別在意居住點的交通是否便捷,生活基礎設施是否完善。因為一些日常用品完全可以在下班回家的路途中購買,而工作距離也不用擔心,因為有汽車的原因,即便是居住在郊區都沒有關系。
第二,對遠和近的理解不一樣。
沒有汽車的人出行一般是靠步行、電動車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以及網約車。這些代步工具因為便捷性以及價格,讓不少人將出行的距離限制在了方圓四五公里之內。如果超過這個距離,很多人可能就不太愿意去了,一方面是耗費的時間長,而另一方面則是要付出的代價比較高。因此對于那些沒有車的人來說,5公里以上的距離基本上就是遠了。
但是對于有汽車的人來說,四五公里的距離,只不過是一腳油門的事情,因為二三十公里的距離,開車都用不了半個小時。因此對于有車的人來說,四五十公里以外的距離才稍微稱得上遠一些。
第三,生活圈不同。
對于沒有汽車的人來說,租房子既要考慮離繁華的地方近一些,又要考慮價格問題。因此在找工作的時候也大多是局限在方圓四五公里之內,畢竟距離太遠的話,每天坐公交或者地鐵會非常的不方便。
而娛樂方面,如果是沒有汽車,即便是遇到節假日也不太愿意出去游玩。坐公交車嫌麻煩,打車太貴,而步行的話又太累,即便是游玩也不會去太遠的距離。但是對于有汽車的人來說,遇到一些小的節假日,帶上家人隨便去一些四五十公里以內的景點或者游樂場都沒問題,甚至去郊區野餐一下都可以。
在購物方面,有車的人和沒車的人也會有著很大的不同,對于沒車的人來說,購物的地點選擇范圍很小。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居住點附近選擇購物,即便是東西比較差,也只能將就著使用。但是對于有車的人來說會有著更多的選擇,如果覺得這一家商場或者超市里面賣的東西不符合要求,完全可以再駕駛幾公里的汽車去另一家地方購買。
有了汽車之后,雖然能很大地解決出行問題,但對于有車的人來說,卻也有著不少的煩惱。首先就是和汽車相關的費用支出會增加生活負擔,如果沒有買停車位的車主,甚至還要經常擔憂自己的汽車放在外面是否安全。而對于同事頻繁的搭車以及借車也會形成一種苦惱。總之有車和沒車的生活會截然不同,但是卻也各有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