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以為非常了解自己的本來面目,直到看見南師在《易經雜說》里說:
鏡子里照出來的只是我們的反面,所以我們永遠無法看清自己真正的臉。
原來,我們連自己的臉都看不到,更別說我們的心了。
我學了倪師理解文字的方法,有一天,盯著“覺悟”二字忽然發現:
“覺”字是學頭見底,悟是我的心,那覺悟的意思,不就是學習看見我的心嗎?
最近清三界,我發現下面兩種心幾乎人人都有,也最需要清理。
1、 傲慢心
我有個朋友,小時候學習特好,不斷受夸獎那種。
長大后工作很一般,40歲以后在職場更難,老公沒工作,孩子成績也不好。
前兩天她和老公吵完架,氣沖沖來找我:
這個家簡直沒法過了,為什么我老公和小孩一點上進心都沒有的?
我問:你心里是不是挺看不起人的?
她愣了一下說:沒有,我已經混得這么差了,還看不起誰啊?!
又想了一會兒,說:
好像真有,我看不起同事趨炎附勢 ,看不起別人炫耀老公有錢,孩子成績好,有什么好炫耀的,俗氣,沒有智慧!
我說:但是你知道嗎?正因為你看不起別人,所以你最親最近的人——老公、孩子,都向你呈現了你看不起的樣子。
是想讓你看見你的傲慢心,讓你悟呢!
2、 恐懼心
前些天我學了倪師的《天紀》、《周易六壬》什么的,收獲非常巨大。
但也有一個負面——增添了我的恐懼心。
里面講到的大富大貴那一塊,我想都不會往自己身上想。
但很多不太好的命運,我非常擔心自己或家人就是那種。
前段時間有人在評論區寫聽了《天紀》感到害怕,我簡直秒懂。
其實,倪師講的都是對命運的極簡概括。
而真正的人生是豐富的,大富大貴的人也要面臨許多困難,比如賈寶玉。
悲劇小人物也會有許多亮色與溫暖,比如劉姥姥。
所以不必害怕,反正命運好與不好,都是要在時間里往前走的。
更何況,命運的“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關鍵看自己怎么修。
以前,我似乎從來沒有認真觀察過恐懼心的來去。
這次我發現,自從我把南師說的“我學《易經》只是玩玩”,改版為“人生在世只是玩玩,那么緊張、擔心、害怕干什么?”恐懼心就悄悄溜走了,還我一片豁然開朗。
#文化##國學##頭條創作挑戰賽##我的生活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