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脈沖星和中子星?早在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家在夜空中發現了閃爍的亮點,這些點它們的光有節奏的脈動,我們稱他們為脈沖星。
中子星的磁場
已知一顆比太陽大10倍的恒星,在其壽命期間,它的內部無時無刻都在發生核聚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可能在一億年后,它的燃料用完了,它停止了核心的核聚變,這顆恒星不再處于平衡狀態,核心在它的重量下開始坍塌,它開始旋轉,產生越來越強的磁場。
中子星的溫度很高,表面溫度可以超過幾百萬度,由于體積小,它旋轉速度極快。中子星的質量很大能使其附近的空間扭曲,從而產生類似黑洞的引力透鏡效應。
透鏡效果
中子星的內核主要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越靠近中子星內核,原子核開始與電子結合,越往內核壓力越強,形成中子。中子星強大的磁場,可以讓經過的光發生偏轉,進行分裂和重組。中子星的磁場從北極出去,從南極進入。因此中子星有一個磁軸,在大多數情況下不與其旋轉軸對齊,當它 旋轉的時候,產生強烈的波動以光速傳播,兩束極其強大的電磁波,沿著它的磁軸逃逸。這些輻射周期性地掃過空間,當他掃過地球時,我們就可以觀察到一個在不斷閃爍的微小亮點,他就是脈沖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