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地震預警技術以及很發達了,成都高新防災減災研究所開發的地震預警ICL以及可以提供幾秒到十幾秒的預警時間,這段時間躲起來還是跑出去?還是趁著十幾秒猶豫一下怎么辦?
首先說下今天分享的躲起來還是跑出去都不是絕對的只是千萬別猶豫,在這里筆者僅僅是給各位讀者作為參考。地震來臨時,我們要依據所在環境和個人身體素質來判斷!下面開始正文
很多專家學者都在糾結黃金時間到底是多少秒,但對于我們老百姓來講,其實只有兩個選擇躲還是跑,很多學習過地震知識和專業人士都知道地震波分縱波、橫波、和面波,三種波速的傳遞速度是不一樣的也有著不同的躲避方法。但是地震來臨時你也不能拿自己命賭自己離震中多遠,自己在不在震中!在專業的知識和方法對于老百姓而言很難判斷。我這里有個小方法大家可以測試下
筆者在這里建議給自己做個體能測試,最好家里每個成員都要參與測試。然后制定一個家庭或者公司避震方案。首先從一樓跑到外面空曠處(不是單元門口),然后再從二樓跑到外面空曠處,最后再從三樓跑到外面空曠處,記錄下自己每次跑出去所需的時間。一個成年人從一樓出來至少要7-8秒,二樓出來的大概15-17秒左右,三樓就要20秒開外了。以上的時間還是單純從門口跑出來,樓道里沒有任何阻塞,地面沒有晃動,還不算自身的反應時間。如果算上這些每層至少再加6-8秒的時間,但一般地震晃動開始到結束一般就7-20秒,地震都震完了三樓根本就跑不出來,大家想想都知道跑不出去才是最危險的!
我們再來看一個經典案例,震后的北川中學,原本的北川中學五樓,從圖中可以看到在地震后僅僅剩下了三樓,一樓二樓已經被壓扁了。因為在地震中一、二樓所受的橫向剪切力是極大的,建筑物很容易開裂。簡單來說就是1-2樓所承受的壓力是最大的,如果房子本身質量有問題、或者建筑年代久遠亦或者低于新的抗震標準,那么建筑物被地震震塌的概率極大。
綜合以上以上考慮,作為咱老百姓,咱們可能不知道咱家房子啥結構的,也搞不清地震的波的傳播原理。但是一定要記住一樓、二樓一定要跑,撒丫子就跑,什么東西也別回去拿,不然這東西你就要來世用了(如果身體素質差二樓也可以躲避);如果是三樓以上建議就地躲避。當然如果大震晃動嚴重,那優先就地避震。特別注意不管住幾樓,當感覺到地震停止后,要迅速跑到室外空曠處(遠離加油站加氣站)。因為一般來講主震后還會有余震,千萬不要抱著僥幸心理,千萬別以為第一次沒震塌安全了,第二次就在屋子里躺著。
文章的最后,筆者建議大家在平時可以關注一下自己工作生活中的安全出口以及高層建筑的樓梯間,是否暢通有沒有被鎖死,樓道內是否有人堆放雜物,如果發現鄰居有堆放雜物要立刻向物業反映讓其出面協調解決或者撥打96119投訴,別因為一時隱忍丟掉了全家性命。最好根據自身和全家的身體素質制定訓練計劃定期練習,讓家人形成條件反射。形成條件反射后,在發生災害時你就能比別人活下去的概率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