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4日電 《時間告訴我·東方符號》即將收官,最后一期的嘉賓是古建筑專家馬炳堅。
張曉龍(右)和馬炳堅節目中,主理人張曉龍跟隨馬炳堅來到古建筑名村諸葛村進行實地考察,馬炳堅向張曉龍講述了古人房屋的構造巧思。
對于選擇木頭作為建筑材料,用榫卯來進行梁柱之間銜接,馬炳堅指出,相比于西方全部都是混凝土的建筑構造來說,中國的古建筑講究的是以柔克剛,隨勢而動,古人認為房屋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他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這種理念不僅蘊含了古人的哲學思想,還是中國古建筑千百年屹立不倒,歷久彌新的原因之一。
節目里,張曉龍和馬炳堅在對中國古建筑進行觀點的切磋和探討時,對其背后蘊藏的深厚的傳統文化也有了更深刻的解讀。
馬炳堅透露,自己曾十分愛好繪畫,之所以選擇從事古建筑領域的研究和保護工作,一方面是認為古建筑既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結晶,不能讓中國傳統的古建筑逐漸遭到破壞;另一方面是被古建筑上精美的雕刻、繪畫、構造等折服。
于是,他在繪畫和建筑這兩個不同的領域,找到了與過去愛好相匹配的共通點,因此走上了古建筑研究與保護的道路。
如今,馬炳堅雖已年過半百,但只要有文物修繕的工作一經落實,他一定會親自前往進行實地考察,如此敬業的精神讓不少網友紛紛在留言夸贊,“太敬業”,“值得年輕一代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