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叫楊明華,今年61歲,家在北京房山。我家兄弟姐妹三個,我是最小的,所以從小到大,不管是父母還是哥哥姐姐,都很照顧我。
1980年底,當時我19歲,參軍入伍后,我來到了陜西韓城。
新兵訓練的時候,我記得當時已經是冬天了,即使穿著棉衣棉褲還是很冷。
有一天晚上緊急拉練,當時我面前是水溝,行進的時候,冰冷的水把棉衣棉褲打濕了,我凍得直打哆嗦,但我一直在咬牙堅持著。
三個月新兵訓練結束后,我們去了山西大同,成為了基建兵。
我們的任務是在那里蓋樓,做一些基礎設施建設。這時候,我認識了我的戰友李清來大哥。
當時我被分去開吊車,李清來大哥比我來得早,他對我說:“你就跟著我好好干吧,我教你。”
我記得他把我帶去吊車旁,讓我先看著,我看到他開著車吊起了十米長的鋼筋,在他的操作下,那個鋼筋一邊升高一邊旋轉。
其他的戰友都在說:“開吊車還得是李清來!別人都不行。”我當時就覺得他真厲害,我要學這個技術,也要像他一樣。
(二)
就這樣,我跟著李清來大哥認真學習,他對我要求嚴格,但是很有耐心。
每天收工后,我們一起擦吊車,他說:“我們得認真擦,到時候要干什么活,吊車沒準備好那可不行,不能拖連隊后腿。”于是,我們每天收工后都認真擦吊車,我倆的吊車一直保養得很好。
可是,我只學了一個月的時候,就有點急于求成了。有時候,李清來大哥讓我認真練習,我就不當回事兒,我對他說:“都會了,我會開!”
沒想到,有一天,我獨自操作的時候,因為自己的失誤,導致一小塊物品從空中掉下去了,還好落在空地上,沒有傷到人。
那一刻我特別害怕,不知道該怎么辦。
這時,李清來大哥走過來,我能看出來他有些生氣,但他沒有批評我,而是給我講道理。
他說:“無論做什么,你都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學好,學扎實了,才真正算是自己的本事!”
之后,他繼續手把手教我,怎么升降,怎么轉彎,這些都是他一點一點教我的。
看到我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他都會馬上跟我說,告訴我該怎么改正。經過上一次失誤之后,我也知道一定要腳踏實地,所以我很努力地練習,就想真真正正把李清來大哥教給我的本領都學會。
平日里,李清來大哥不愛說話,但是他挺細心的。
我記得有一次,他對我說:“你來,今天我包餃子,咱們一起吃。”我就跟著他去了,他領了一些面粉,去食堂要了一點肉,把肉跟大白菜攪在一起包餃子。他包餃子的技術特別好,餃子皮薄餡多。
吃餃子的時候,李清來大哥又鼓勵我,他說:“你最近進步很大,你看,腳踏實地,一點一點進步,現在你都做到了!以后要繼續努力啊!”
聽了他的話,我特別高興,我覺得他像親大哥一樣,一直給我幫助和鼓勵!
(三)
平日里,他跟我說的話,我都記在心里。我也像他說的那樣,踏實干活,一點一點進步。
我們在山西大同待了一年多的時間,到1982年底,整個工程就交工了。我自己開著吊車參與了建設,看著房子終于蓋起來,我很激動,很有成就感。
那一刻,我跟李清來大哥說:“謝謝你!沒有你,我可能學不會這門技術。”李清來大哥拍了拍我的肩膀,我們都笑了。
1983年,我和李清來大哥一起轉業到了太原,在一個工程處工作。
我們每天都在一起,到了冬天,零下二十多度,李清來大哥早上都會早起,他先去工地把那些被風吹亂的工具、網罩整理好,等我到的時候,他的手都被凍紅了。
他總對我說:“今天天冷,我先干,你先歇著,等會你再替我。”他一直這么照顧著我。
直到1985年底,我回到了北京,當時因為走得匆忙,沒來得及和李清來大哥留下通信地址,后來我們失去了聯系。這些年我都在找他,但是沒有找到。
我覺得是他教會我一個道理,只有腳踏實地,才能有所收獲。這個道理,我一直記在心里。
無論在哪個工作崗位上,我都是腳踏實地地工作,也得到了同事們的認可。正是李清來大哥的幫助,讓我走上了不一樣的人生路。
今年我61歲,我特別希望還能有機會見到他,我想謝謝他!
尋人信息
姓名:李清來
籍貫:河南
年齡:六十多歲
如果您有任何線索,請發送信息至《等著我》官方郵箱:cctvdengzhe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