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60年代,在加勒比海的小島上,有個海豚實驗室,是美國NASA資助的項目,項目負責人約翰更是個科學怪咖。
他們相信,通過海豚能夠幫助人類與外星人實現交流,但是首先要實現人與海豚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海豚實驗”由此啟動
1963年,瑪格麗特20歲,身材高挑,皮膚白皙,水靈靈的大眼睛無不散發著青春的氣息。
這天她正在和家人一起過圣誕節,無意中聽說了海豚實驗的事兒
她從小就對小動物特別感興趣,特別有耐心。通過家里的貓,她知道動物的聰明靈性,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實現與人情感互通,就像小時候媽媽給她講過的童話故事中的女主角一樣。
直到長大成人,她仍然幻想著有一天能真正的與動物實現溝通交流。
于是她大著膽子去拜訪了海豚實驗室,并成功見到了海豚,一下子就被海豚深深吸引住了。
實驗室答應讓她留下來從事觀察和記錄海豚行為等工作。
雖然她從來沒有經過訓練,但特別有天賦,對海豚的行為變化等十分敏感,加上她工作格外投入和出色,實驗室讓瑪格麗特加入實驗項目,更深層次的介入科學研究。
在實驗中,共有三只海豚分別叫帕梅拉、茜茜和彼得,其中彼得是一只雄性海豚。
瑪格麗特每天和三只海豚在一起,訓練海豚模仿人類發出聲音
很快,海豚們都喜歡上了瑪格麗特,喜歡與她親密接觸,甚至它們彼此還會爭風吃醋,尤其是茜茜,個頭大、脾氣大,也最愛鬧性子
然而,實驗進展并不順利,瑪格麗特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工作人員每天下班后,海豚就失去了學習人類語言的興趣和環境,如果全天候和它們在一起,就像母親教孩子說話一樣,一定會取得成功的
她的想法得到了認可,于是開始打造“住家實驗室”,在房子里做好防水,注入沒過膝蓋的水,水中再放些床、書桌等生活用具
經過評估,最終選擇了雄性海豚彼得作為全天候實驗的對象,瑪格麗特每周會陪伴它六天,他們一同睡覺又一同醒來,成為形影不離的朋友。
有時她坐在椅子上,彼得會認真的研究她的腿和膝蓋,并好奇的想看看膝蓋后面是什么,不斷想要深入探索。
彼得當時正相當于人類的20多歲,正是年輕力盛的時候,它與瑪格麗特的感情也逐漸升溫。
不但它能很好的理解瑪格麗特的指令,瑪格麗特也很清楚彼得的意圖。
雖然實驗中彼得的進展不錯,已經能很清晰的發出人類的聲音,但是不久就頻繁受到海豚發情的影響
它會有意無意的在瑪格麗特的腿上、腳上來回嬉戲。
瑪格麗特后來回憶說,并未感覺到不舒服,也就從來沒有阻止過它的這種行為
但是后來彼得不斷向瑪格麗特發出“想要更進一步”的意圖
它甚至會翻身,肚皮朝上的鬧情緒拒絕繼續實驗
為了不影響實驗,瑪格麗特主動安撫了彼得,實驗才得以繼續
不久,瑪格麗特就在雜志上看到了她和彼得的故事。她悄悄把雜志都買了下來,但是她和海豚的不倫之戀報道還是鋪天蓋地,甚至開始質疑實驗的專業性
瑪格麗特后來在回憶錄里說“彼得會一直粘著自己,自己就用手去撫摸幫助它”
彼得對瑪格麗特的依戀更加明顯了,然而瑪格麗特與海豚同居的日子也進入了倒計時
因為實驗結果未達預期,項目負責人也把研究重心轉到了其他方向,也就是實驗實施的第三年被終止了
從此,瑪格麗特與彼得也不可能再見面了
彼得開始暴躁和郁郁寡歡,最終它選擇沉入水底,拒絕自主呼吸而自殺
瑪格麗特聽到這個消息并未過度的悲傷,因為實驗結束,彼得的生活條件已不可同日而語,對彼得來說,也許是一種解脫
雖然一直爭議不斷,但是也是最大膽的人與動物實驗,后來證實海豚的腦容量僅次于人類,神經元數量甚至超過人類,擁有情感意識也就不足為奇。
如果覺得不錯,請隨手點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