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分患者出現身體不適時會硬抗過去,不去醫院做任何檢查,長時間下去可能會導致癌癥,比如口腔潰瘍,若是一直沒有得到治愈,那么會提示身體出現了腫瘤,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哪些小病會引起癌癥?1、腰痛
腎臟部位處于后腹腔,和這部位相關的疾病是不容易發現的,一旦出現了腰部疼痛、血尿、腹部出現腫塊要小心是腎臟癌,需要去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常常染頭發或者吃止痛藥物的人群是腎臟癌的高發人群,應該定期去醫院做尿液檢查以及超聲波檢查。染頭發不僅會引起腎臟癌,同時也會導致膀胱癌。因為染發劑會透過泌尿系統代謝,長時間堆積在膀胱和腎臟,刺激了癌細胞發生病變。
2、咳嗽和體重下降
有很多人發現咳嗽帶血或者吞咽困難、胸部疼痛時才去醫院做檢查,一般已經是肺癌晚期了,如果患者有吸煙史一直咳嗽不愈,就要去醫院做檢查。另外如果出現上腹部悶脹或者不明原因的腹部疼痛,去醫院做肝膽超音波和胃鏡都沒問題,那就應該警惕胰腺癌了。
3、尿頻
當女性出現悶痛,、腹部腫脹、腹部疼痛、骨盆疼痛、容易有飽腹感、尿頻尿急,應該及時去醫院就醫,當出現腫瘤時有可能會壓迫到大腸,改變了排便習慣。
4、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經過了多種治療方法還沒有治愈的話,有可能是口腔癌或者身體出現了其他腫瘤,應該及時去口腔頜面外科進行就診,千萬不能拖延。
5、胃腸道息肉
當息肉發生惡變時會形成胃腸道腫瘤,尤其是結腸腺瘤性的息肉,發病率會很高。另外糖尿病患者患上癌癥的風險也很高,糖尿病和胰腺癌、子宮內膜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的發生有很大關系。經過研究表明,糖尿病換上胰腺癌的風險比普通人會高達百倍以上,因為糖尿病本身就會出現致癌因子。
預防癌癥還要注意這些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 綜合腫瘤內科蔡紅兵教授在接受家庭醫生在線采訪時表示,癌癥的預防應做到定期篩查。不同癌癥的篩查預防也有多樣的有效方法。比如肺癌可通過低劑量薄層CT進行篩查,中青年建議每1-2年做一次,50歲以上老年人建議1年1次;預防肝癌除注射乙肝疫苗外,應減少肝毒性藥物的使用劑量,避免喝酒、長期熬夜等;注射HPV疫苗,宮頸刮片篩查有助于宮頸癌的預防;預防乳腺癌,可每年1次乳腺X光篩查。
另外,防癌癥要從“吃”開始,個人飲食要注意均衡營養,按照健康膳食“金字塔”,適當攝取人體所需的七大營養素,包括水、礦物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維生素、脂類。其次要保持適當的運動和充足的睡眠,以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癌癥“侵襲”。最后,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良的情緒會影響內臟健康,成為誘發癌癥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