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的時候,最怕的事情是什么?最怕的是窩子里沒有魚!
還有比窩子里沒魚更怕的事情嗎?有,窩子里來魚了,但它不咬鉤!你就光看見它在水里冒泡,卻始終釣不起來。甚至有的時候連泡都不冒,你都以為是水里沒魚。
魚進窩不開口的原因有多種,其中比較尷尬的一種情況是“只吃窩料,不吃釣餌”。
說起來也挺搞笑的,很多釣友費勁心思找神餌、求配方,結(jié)果好不容易搞到了,魚確確實實也誘來了,但它光吃窩料不咬鉤了。
擔(dān)心魚兒光吃窩料不咬鉤怎么辦?方法一:把窩料加工成釣餌
方法有好幾個,但大多都是以預(yù)防為主,如果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那就只能用這一種辦法。
方法很簡單,你把窩料再取一些出來,加餌料里面去,盡可能保證餌料和窩料的味型是一樣的就行。
比如說酒米,如果是使用碎米、小粒的玉米糝或者小黃米,那最簡單,你直接往餌料里加就行。都不需要加工。
萬一是大米咋辦?或者是用老壇玉米打的窩怎么辦?那就需要磨碎了。大米制作的酒米,如果泡的時間比較長,那一般都會比較軟,你用袋子裝起來,用玻璃瓶或者木棍碾一下就碎。老壇玉米麻煩些,要用機器打。
注意,如果你要將窩料和餌料混合使用,那么商品餌的味型不能太大,建議用谷物味(本味)的餌料,或者就簡單的用窩料+雪花粉混合。
方法二:別把窩料做的太香
這是給喜歡自制窩料的釣友們的建議,反正我個人是不太推薦啥都往里加的。原因很簡單,許多人自制窩料圖的是省錢,你要是啥都加,成本肯定上去了;有些人不圖省錢,圖效果,但前面也說了,效果太好未必是好事,魚光吃窩料了誰還咬鉤。
有些釣友平常喜歡看一些水下測評,當(dāng)看到某款窩料一入水就招來魚、魚一來就狂吃,就下意識認為這絕對是自己尋找的好窩料。實際上這類窩料只是看著好,實際垂釣就會帶來很多麻煩,其一是上面說的魚光吃窩料了,其二是這類窩料留魚性不強。
自制窩料最簡單、省錢且有效的方法就是,一斤的米,加點白酒、加點白糖(白糖更省錢),再加一包成品的泡米小藥即可。這里說的泡米小藥可以是牛b鯽、可以是來得快、也可以是麝香粉,你看哪個順眼加哪個,反正二三塊錢一袋的東西大差不差,目的只是為了讓酒米稍微帶點味道。
一斤米加一包添加劑就行,一般都是10克左右,有些釣友喜歡多加,一斤米加個二三包。加的越多味越大,要不就是招小魚、要不就是鯽鯉狂吃,還有一種情況是味太大了,魚不敢進窩了。
方法三:降低窩量或者窩料的味道
有些釣友說了:我懶得做,平常都是買的酒米,但是買的酒米也會出現(xiàn)魚只吃窩料的情況,那咋辦?
解決辦法可以參考方法一,還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少打窩,就打一點點,這樣魚把酒米吃完了也不會飽,而酒米吃沒了沒飽就只能吃釣餌。
但這樣就有一個問題,打多少才算剛剛好呢?如果水里只有鯽魚或者鯉魚,那還能控制,萬一天熱了雜魚鬧呢?窩料打多了怕把目標魚喂飽,打少了又怕沒等目標魚進窩,就被小魚吃完了。
沒事,咱還有一招,就是將窩料和黃泥混合,這樣一來,不管是小魚還是大魚都沒那么容易把窩料快速吃光,光聞到味卻又吃不到、吃不飽,這樣留窩也久、咬鉤率也比較高。
大家平常用酒米、老壇玉米打窩還可以和其他窩料配合使用,比如紅蟲顆粒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雞鴨飼料也行),這些東西便宜、能誘魚,但算不上多美味,至少我感覺不會超過商品餌。
你可以在家提前把酒米和紅蟲顆粒混合,然后加水泡開,這樣酒米的味道會被釋放出來一些。到釣點后取點黃泥攪拌均勻打窩,這樣誘魚快、留魚久,效果比較好。
很多時候釣魚沒口,你以為是窩子里沒魚,其實是有魚的,只不過它們在安安靜靜的吃窩料而已。我遇到過好幾次,浮漂陰上陰下不出頓口、甚至都不怎么動,看水面也是安安靜靜連個泡泡都沒有。我很肯定窩子里沒魚,但把水下攝像頭一丟下去,下面不但有魚,而且還挺多的。
下面這張圖片,如果是關(guān)注我比較久、經(jīng)常看我文章的釣友應(yīng)該比較熟悉,在以往的文章里出現(xiàn)過好幾次。這個是去年冬天拍的,當(dāng)時我在野河作釣,釣了二三個小時都顆粒無收,都快走了,拿攝像頭一看水下卻是這副景象。其實魚還不止這么幾條,只不過我截圖時只截到這幾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