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小書蟲媽媽
寶寶出生后,全家最關心的就是寶寶的體重和身高,經常有家長留言咨詢,有的說孩子長得慢,一年才長5厘米,有的說孩子不長肉,一年才增長2-3斤,這樣的生長情況,是否在正常范圍內呢?
為人父母,我能理解家長在養兒過程的種種焦慮情緒。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家長們需要理解,寶寶的生長發育受到遺傳和環境困素的共同影響,要遵循一般的生長規律,但也會存在個體差異。
0~6歲的寶寶長得好不好?我們看看他是否在生長規律范圍內,如果符合生長規律,家長就無需焦慮。
小書蟲媽媽作為一名資深的育嬰師,特意整理了0~6歲寶寶的生長特點,供家長們參考。
我們知道,每個寶寶出生時的體重、身高(身長)、頭圍都不同,另外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每個寶寶的生長速度也不可能完全一樣,但寶寶的生長發育還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
下面,我整理各個階段孩子的生長特點,大家可以對照一下,看看自家孩子是否符合。
新生兒期:
新生兒出生體重與懷孕周數、性別及宮內營養狀況有關。新生兒出生時平均體重,男寶寶為3.38土0.40千克,女寶寶為3.26土0.40千克。
出生時身長平均為50厘米,頭圍平均為33-34厘米。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看到的新生兒都是差不多高。
寶寶剛出生的頭幾天,由于胎糞的排出,丟失水分較多,加上寶寶吮吸能力弱、吃奶少,可能出現暫時性的體重下降(一般下降不超過出生體重的10%),7~10天恢復到出生時水平,我們稱這種現象為“生理性體重下降“。新手寶爸寶媽無需擔心,這是正常現象。
但有一點家長需要注意,如果寶寶下降超過出生體重的10%,或10天還未恢復,則需要排查原因。
恢復到出生體重后,寶寶都會開始快速生長,新生兒期平均每天增加20~30克。在出生的第一年,寶寶會經歷7次的猛長期。
1~4個月寶寶
正常足月嬰兒出生后前3個月平均每月體重增長可達800 ~ 1000,出生后3~4個月體重約為出生時的2倍。出生后前3個月,身高增長11~13厘米,頭圍增長約6厘米。
這是寶寶生長速度最快的一個階段,可以說,這個階段的寶寶,真的是一天一個樣,幾天不見就變了大模樣。
4個月~1歲寶寶
寶寶3個月后體重和身長的增長速度逐漸變緩,出生后4~12個月體重和身長增加值與前3個月體重和身長增加值相近。
當寶寶到了一歲的時候,寶寶的體重約為出生時的3倍,身長約75厘米,頭圍約46厘米,出生年第一年,寶寶體重、身高增長最快的時期,屬于第一個生長高峰。
1~6歲寶寶
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的生長發育逐漸減慢,出生后第2年體重增長2.5~3.5千克。2歲后每年體重增長約2千克。
出生后第2年身高增長10~12厘米,即2歲時身長約87厘米,2歲后每年增長6~7厘米。
出生后第2年頭圍增長減慢,約為2厘米,2歲時約48厘米,2~15歲頭圍僅增長6~7厘米。
其實,每一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生長軌跡,家長可以將他與同齡的群體進行比較,但不要與同齡的某個個體相比較。
在平時生活中,我們可以學會繪制生長曲線,認真記錄寶寶的每次成長數據,監測寶寶體格生長。 既要尊重每個寶寶的個體差異,同時也要及時發現生長偏離的問題。
小書蟲媽媽這次的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也請分享給更多的家長一起了解。我是小書蟲媽媽,一位經驗豐富的育嬰師和二胎媽媽,關注我,陪您一起科學育兒。(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