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伙伴們會覺得好奇,以另一種形式存在的友情,是一種什么樣的友情。
在FM臺的留言中,我收到了很多關于這種友情的定義:
“友情之上,戀人未滿。”
“工作之后,各自忙碌著自己的生活,雖然不常聯系,但我知道,他們是在我落寞時,可以聽我傾訴的朋友。”
“我想告訴那個不常聯絡的好友:你永遠是我珍視的人,我永遠是你隨時可以打擾的人,你需要我的時候,我會一直在。”
“我有一個朋友,可以一年不聯系,可以三年不見面,當我有事,他會第一時間趕過來,不錯錯過我的每個電話,長大后的友誼真的就是,我們各自生活,但是又知道彼此無論什么時候都在。”
這是FM頻道評論中的一些真實的想法,大多人覺得這本該是友情的樣子,為什么會被稱為“另一種形式的友情”?
不知道在讀這篇文章的人,有沒有注意到,現在的我們,一個人就可以將生活過得很好,也漸漸明白成年人不需要形影不離,而是各自隨意又彼此在意。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身邊的人也越來越少。
與朋友分享過的青春,不比戀愛少半分。大學的時候,我和朋友們有著好多聊不完且莫名有趣的話題,想了就約個飯見一面,分享著自己遇到事,怕彼此不知道今天做了些什么,聊啊聊啊,不經意就會很晚,說著晚安,早安。畢業了,那種想著的感覺就如同工作一樣分在了兩地,聯系仿佛回到了車馬很慢,書信很遠的年代,聯系變得斷斷續續,到現在節日的禮貌問候,可我為什么想著連禮貌問候也不想了呢,為什么呢,明明很想的!
成年人的友情是安全而放松的,我們都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偶爾疲憊時也依然可以在友情的港灣里歇息。朋友,不是隨興,要誠對誠;感情,不是兒戲,要惜對惜;相識,不是新鮮,要真對真;懂得,不是隨便,要忠對忠。真情本無語,盡在珍惜,盡在真心。
生命本是一場漂泊的旅途,遇到誰都是一個美麗的意外,五百年的回眸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一個緣字,包含了多少變數和偶然。
我們都在煙火紅塵中謀生,也在滄桑流年中尋夢。驀然回首往事歷歷在目,那時的我們都滿身帶刺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總想大刀闊斧的把對方改變成自己喜歡的模樣。現在我們都懂事了,可是天知道我們承受了多少委曲才撐起了現在這個懂事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