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4日電(袁秀月)1941年的某一天,一對在日本大阪謀生的夫婦,乘坐輪船回到他們的家鄉中國。6歲的小女兒也隨他們回來,只是彼時她還不知道,回國到底意味著什么。
小女孩從小就展現出過人的音樂天賦,后來她成為了一名作曲家,她的作品《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燭光里的媽媽》《今天是你的生日》《綠葉對根的情意》《滾滾長江東逝水》享譽海內外。
谷建芬在工作中。袁秀月 攝她就是著名歸僑作曲家谷建芬。日前,她入選“2019全球華僑華人年度人物”,她說,自己寫的歌能給華僑華人帶去力量,她很開心。在她心中,那句“聽你的歌長大”,就是對她最大的獎賞。
谷建芬獲2019全球華僑華人年度人物。中新社記者 陸春艷 攝有音樂陪伴的童年
谷建芬的父母是從山東威海到日本謀生的,6歲時,她隨家人返回中國,定居大連。而在日本的這6年,也種下了她在音樂上的根。
日本人注重音樂教育,大多從母親懷孕時就開始了。谷建芬現在還記得,小時候起床,媽媽一定要放音樂,不放音樂她就不會醒。她心里委屈了,也會跑到平臺上一邊唱歌一邊哭。有音樂在,她就好像有了撒氣的地方。
就這樣,她在音樂的陪伴下一天天長大。父母對她顯露出的音樂天賦也持支持態度,父親給她買回了一臺低價出售的鋼琴,她非常高興,不會彈就自己學,每日與鋼琴為伴。
谷建芬在彈鋼琴。袁秀月 攝回到大連,她也是學校里音樂方面比較突出的一個,同學們唱校歌,她就在旁邊彈鋼琴。
1950年,谷建芬考入旅大文工團,擔任鋼琴伴奏,還寫出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曲《白米飯》。1952年,她進入東北魯迅文藝學院(現沈陽音樂學院)學習作曲。
讀書時,擔任校長的著名作曲家李劫夫曾對谷建芬說,如果腦子里沒有幾百首民歌墊底,是寫不好曲子的。谷建芬從此記住了這句話,這也給她以后的作品打下深深的烙印。
所以,相比各種榮譽和名聲,她更看重老百姓的評價。走在路上,很多人對她說過“谷老師,我聽你的歌長大”,在她心里,這就是對她最大的獎賞。
谷建芬工作一角。袁秀月 攝開風氣之先:寫流行歌、開培訓班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之風吹向神州大地,音樂也破風氣之先,谷建芬寫出了那首著名的《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后來,她又陸續寫出了《綠葉對根的情意》《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是中國人》等,此外還創辦培訓班,培養出毛阿敏、那英、劉歡、孫楠等眾多歌唱人才。
不過,谷建芬的藝術之路也并非一路平坦?!赌贻p的朋友來相會》剛面世時,曾遭受諸多爭議。創辦培訓班時,她四處籌錢,條件艱苦,有的學生只能住在地下室。
但谷建芬心里憋著一口氣,一定要把他們教好。第一批9個學生,她量體裁衣,一個一個教。哪個學生成才了就走,她再教下一個。
毛阿敏演唱的歌曲《思念》由谷建芬作曲學生們也不負眾望,1986年,蘇紅獲得CCTV第二屆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專業組通俗一等獎,一下子就把“谷家班”的名聲打了出去。緊接著,李杰、孫楠、那英、毛阿敏也唱了出來,“谷家班”一時成為拿獎專業戶。
“困難變成力量,力量變成幸福?!惫冉ǚ艺f,她很感謝以前所經歷的種種困難,這些都給了她無窮的力量。
《滾滾長江東逝水》封面在創作上也是如此,寫《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時,有領導認為:“《三國演義》都是爺們兒的東西,不能找個女的寫。”聽了這話,谷建芬很生氣,回去就把寫好的部分重寫,把開頭較緩慢的部分改得更有氣勢。隨著電視劇播出,這首歌也紅遍大江南北。
所以谷建芬說,她很感謝那位領導,要是沒有他,《滾滾長江東逝水》可能也不會是現在的樣子。
谷建芬《年輕的朋友來相會》手稿為孩子寫歌
不管是寫歌,還是培養人才,谷建芬都為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直到有一天,有人對她說:“現在的孩子們都沒有歌唱了,你看能不能給孩子們寫點歌?!?/p>
于是,從2005年開始,谷建芬開始為孩子們寫歌。她從唐詩宋詞中遴選作品,譜寫成《新學堂歌》。之所以用古詩詞,還是因為一次偶然。有次她到日本的華人學校,孩子們正在朗誦《春曉》,她便用鋼琴給他們伴奏,一句一句教他們唱,一堂課下來,很多孩子都學會了。
有了這次實驗,谷建芬覺得很有希望推廣開來。然而,她從小在日本長大,對于中國古代的文化和藝術了解不多,為此她專門找了一些專家給她講解詩詞。所以創作的過程較為緩慢,3個月寫一首,12年的時間,總共寫了50首。
谷建芬在教孩子們唱《新學堂歌》。應妮 攝第一次錄《游子吟》時,聽著孩子們唱“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的清脆聲音,谷建芬和在場的人都感動地落淚。
谷建芬已經80多歲了,但她說,《新學堂歌》不是50首就完了,她還要繼續寫,不光寫漢族的,還要寫各個民族的,讓孩子們通過音樂了解中國的文化和歷史。
現在不叫唱歌,叫說歌
除了給孩子們寫歌,谷建芬還一直關注音樂版權的發展。在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期間,她最多的發言,就是呼吁保護著作權。這些年來,人們的版權意識逐漸增強,但在谷建芬看來,做的還不夠。她經常能看到,電視上有人演唱或改編她的歌,但沒有得到授權。
“改編的人可能比我智商還高,但是你要在我授權的基礎上改編,這才可以?!彼f,再大的腕兒也得授權,尤其年輕人,版權的保護意識應該提高。
對于當下的音樂現狀,谷建芬也有自己的思考,她總結為,“現在不叫唱歌,叫說歌”,因為沒有旋律。在她看來,這樣的音樂創作太危險。而沒有旋律,沒有好作品,再有天賦或技巧的歌手也無從發揮。
不過,她也知道,年輕一代有自己的理念和審美觀,所以她只希望他們能熱愛音樂事業,把音樂作為心靈的感嘆唱出來。
而她自己的希望是,再寫個20年。1980年,她曾寫下一首《年輕的朋友來相會》。之后又寫了《二十年后再相會》,今年又創作了《再次相約二十年》。
谷建芬笑著說,為了這首歌,她也爭取活到104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