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珠海交警
最近,家住香洲的高女士參與了一個活動,免費領到一袋水果。
可當她盡情品嘗時,萬萬沒想到,這袋水果最后讓她丟了12萬元。
免費領水果是真的
2月13日,高女士在家接到一個自稱某外賣平臺的客服電話,稱高女士是該外賣平臺的優質客戶,現在有一個回饋老客戶活動,可以免費領取一份水果。
起初,高女士沒太當回事,隨便挑選了兩種水果并提供收件地址,沒想到,后來真的接到外賣小哥的電話稱水果到了。
高女士跑到門口一看,心里暗喜,還真的有免費水果送上門,轉身就拎進家里洗洗吃了。
緊接著,高女士又接到該客服電話,問她收到水果沒有,收到后讓她加一下微信,填一下用戶反饋。
高女士加上對方微信后,不久就被拉進了一個全是“陌生人”的微信群,群里還有很多和高女士一樣的“優質客戶”,群管理員鼓勵大家在群里曬出收到的水果照片,還有紅包可以拿,高女士曬出照片后也領到了小額紅包。
深陷騙局也是真的
高女士吃上免費的水果,又領到小額紅包,本以為事情到此就結束了,沒想到群管理員又告知大家一個“好消息”。
為了增加商家流量,請各位“優質客戶”幫忙給“網絡小說打榜和視頻點贊”,每單都會有紅包返利。
雖然有些疑惑,但很快高女士的注意力就被其他群友的刷單“捷報”吸引了。
看到群內不斷出現的“賺了”“又賺了”等信息,心動的高女士便按照“客服”的指示開始操作,做一些短視頻號關注、點贊的刷單任務,再截圖轉給“客服”,果真,每單賺了2元至10元不等的傭金。
接著“客服”建議她可以刷大單,賺更多的錢,高女士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便在對方的指導下安裝某APP并充值。
可是,當她投入4萬元后,卻遲遲沒有收到轉賬,聯系對方,卻被告知因其操作超時導致訂單失效,需要重新完成一次。
為了拿回前期投入,她又往指定賬戶轉了4萬元。可這次,“客服”又稱因其輸錯賬號導致賬戶凍結,需要提交等額的“解凍費”2萬元。
高女士連續轉賬10萬后,“客服”要求交稅費2萬元。高女士算了算交完稅費還有盈利,又按要求轉了賬。
可萬萬沒想到,對方竟然要求繼續刷單才返還。
高女士察覺不對,拒絕轉賬,不久后就被對方拉黑還踢出了群聊,她這才意識到被騙,損失了12萬元。
刷單詐騙再升級:
詐騙之前先送禮
從高女士的經歷可以看出,免費送水果的背后,原來是暗藏刷單詐騙的套路。
之前的騙術里也有出現過類似騙局,但以往的騙術不會真的送水果、送禮品,只是以“免費送”這個噱頭吸引受害者加入刷單群。
隨著反詐騙宣傳深入人心,大家對“免費送”這類騙局已經有所防范,這類騙術已經不管用了,于是我們看到騙子們這回是“下血本”了,升級后的騙術變成:詐騙之前先送禮,而且是真的送。
這樣的目的顯而易見,就是為了讓受害者實實在在免費領到水果、小禮品的同時,卸下防備,放松警惕,更容易產生信任感,進而誘導到刷單騙局。
騙子很狡猾,騙術不斷更新,一些小改動小升級就能讓老騙術重獲“殺傷力”,所以大家防騙也要與時俱進,一定要多多關注反詐宣傳,了解最新的騙術才能防患于未然。
最后提醒大家,請不要輕信“免費領取”“免費送”的噱頭,也不要將未確認的營銷信息輕易轉發給親朋好友,遇到此類廣告、接到類似電話時務必要提高警惕,刷單就是違法,多刷被騙,不要貪圖小便宜,不要存在僥幸心理。
來源:珠海刑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