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是農(nóng)歷二月初二龍?zhí)ь^,又叫“農(nóng)耕節(jié)”,是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自古以來,人們對“龍”就非常敬仰,認為龍是吉祥的象征。
二月二關于龍的習俗也有很多,吃龍食、起龍舟、舞龍船,祈求新的一年好運當頭!
二月二龍?zhí)ь^,老人講“3菜不上桌,來年一場空”!指哪“3菜”?老傳統(tǒng)別忘記,抬起一年好兆頭。
龍?zhí)ь^,3種傳統(tǒng)食物記得吃1.吃“餃子”
餃子,在這一天被視作“龍耳”,在北方地區(qū)很受歡迎,做個茴香味時令菜餡料的,吃起來鮮嫩美味,寓意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推薦做法:【小茴香餡餃子】
1.首先,準備適量的五花肉餡放入盆中,加點姜末、蔥花,放入食鹽、雞粉、味精、十三香、老抽提色、蠔油、少許白糖提鮮,磕進去一個雞蛋,順著一個攪拌摔打幾分鐘,打出肉餡的膠質(zhì),讓肉餡更容易抱團、不松散。
2.一把小茴香洗干凈、切碎,和肉餡放在一起拌勻,繼續(xù)攪拌摔打,直至肉餡一抓一團,包出來的餃子口感才好。
3.然后多淋點芝麻香油拌勻,增加香味的同時鎖住水分、保持鮮嫩,提神開胃助消化的小茴香餡餃子。
4.包好以后凍冰箱里,什么時候想吃,稍微煮一煮就能吃了。香噴噴出鍋。
2.吃“面條”
二月二吃面條,因為面條形似“龍須”,寓意這是對龍王的尊重、敬仰,祈禱新的一年可以吉祥如意,事事順心。
推薦做法:【蒜汁撈面】
1.準備十香葉、荊菜葉、大蒜、芝麻鹽、雞蛋絲和黃瓜絲。
2.大蒜拍扁放在蒜臼子里面,再放入十香葉、一勺食鹽搗成蒜泥。加入兩勺生抽、三勺香油、五勺陳醋、一勺雞粉、再倒入適量的芝麻鹽。準備一個小碗挖入適量的芝麻醬,用溫水盛開。然后把調(diào)好的芝麻醬倒在蒜泥里面充分地攪勻。
3.燒半鍋開水,放入面條用筷子抖散防止粘連。面條全部飄起來看不到白色的硬芯,基本上就熟了。面條撈出來用清水沖洗過涼,澆上蒜汁,再配上黃瓜條、雞蛋絲和荊菜葉,那叫一個爽口。
3.吃“馓子”
二月二,龍?zhí)ь^,吃馓子也是一種習俗,寓意啃“龍骨”,吃了之后新的一年可以福氣滿滿,好運來。
推薦做法:【炸馓子】
1.拿一個面盆,放入食鹽2克,植物油100克,加入適量的清水。用筷子攪勻以后,放入面粉500克。先用筷子攪拌一會,然后把面揉成柔軟光滑有筋力的面團。
2.用小刷子在面團表面刷上一層植物油,再蒙上一層保鮮膜餳發(fā)30分鐘。30分鐘以后,把面團子放在案板上搟平。先用小搟面杖,把它壓開,不用壓的太薄。然后切成一厘米左右的長條。
3.放在盆中均勻地刷上一層植物油。然后把長條擺在一起,蓋上保鮮膜再餳10分鐘。10分鐘以后,把面劑子在案板上反復揉壓后,搓成細圓條。在盆底抹上植物油,把圓條盤成圓盤放入盆中。盆中再次蓋上保鮮膜,餳發(fā)30分鐘。
4.鍋內(nèi)燒油,油熱的過程,我們將面條的一頭夾在左手的虎口處,用右手把面條往外拉成細條,拉好以后,把面條在另一個手指上纏9~10圈,
再取一雙筷子,撐在纏好的面條圈內(nèi),用雙手拿住兩頭,往外輕拉至20厘米左右長。
5.投入七成熱的油鍋中,慢慢浸入油鍋,然后將一頭扭到一邊,稍微定型后,轉動一下筷子,然后抽出筷子,這個過程要開小火,慢慢炸至定型,變成微黃后,翻至另一面,最后顏色呈金黃色撈出控干油,
涼干冷涼以后吃起來酥脆,咬一口嘎嘣脆。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關于二月二的風俗其實還有很多,各地也不相同,不知道大家的當?shù)囟加惺裁戳曀啄兀?/p>
(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