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今日之西安,十三朝古都,處處有皇陵。
長相思,在長安。這一片神奇的土地,留下了太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與落幕,王朝崛起與凋零。更有無數才子,在長安或志得意滿、平步青云;或名落孫山,遺憾離去。
這一篇,為大家帶來7首有關于長安的詩歌,一切去了解一下,一千多年前長安城里曾發生過的故事。
登科后
孟郊 〔唐代〕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長安花”是一個含義曖昧的詞匯。我們當然可以從字面意思將其理解為長安城里盛開的繁花;但另有一層,唐朝時候居住在平康巷里的歌伎舞女,也是“長安里的花”。隋唐時候風氣開放,才子佳人的故事層出不窮,及第的才子在煙花巷陌里放縱風流簡直成了常事。就是不知,這位苦吟了一輩子的孟郊,是否心中也藏著如此閑情雅致,要在及第之后“看盡長安花”,一吐幾十年的積怨與不快呢?
虞美人·寄公度
舒亶 〔宋代〕
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背飛雙燕貼云寒,獨向小樓東畔、倚闌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故人早晚上高臺,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對于寄居長安的落地才子、失意文人來說,冬天是最難過的季節。冬天不僅意味著這一年將要過去,自己又錯過了一年飛黃騰達的機會;同時也意味著生活條件的再一次艱難:盤纏用盡、溫度下降、整日無所事事.....閑時如何是好,只能是借一杯薄酒來澆一澆心中無限的愁緒。這里詞人感嘆地很無奈:大雪又一次鋪滿了長安城寬闊的大街,一如我被封死看不到未來的仕途出路。這一生啊,只好在樽前老去,以酒中天地對抗現實人生的一次次挫折磨難。
陽春歌
李白 〔唐代〕
長安白日照春空,綠楊結煙垂裊風。
披香殿前花始紅,流芳發色繡戶中。
繡戶中,相經過。
飛燕皇后輕身舞,紫宮夫人絕世歌。
圣君三萬六千日,歲歲年年奈樂何。
李白筆下的長安,當然是美麗動人的。耀眼的太陽照亮春日的一片晴空,楊柳樹就在這光明的太陽底下飛起一片片絮兒,連帶著裊裊的風兒,吹滿長安城的大道。皇宮里的花兒也漸次開放了,由嫩紅到深紅。皇帝所在的宮苑里正因此載歌載舞,年復一年,歲歲年年,享受著長安城的安樂安康。
長安晚秋
趙嘏 〔唐代〕
云霧凄清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
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
趙嘏本不是什么著名詩人,卻因為這一首詩的傳唱,在當時得了一個“趙倚樓”的綽號。長安晚秋,登高眺望;漢家宮闕之外,有殘星幾點,歸雁掠影;遠處,聽得長笛一聲,吹動我內心深處剛剛平復下去的鄉心。這一刻,人倚靠著宮樓,泛起無數有關故鄉的回憶。鱸魚正美,遠在他鄉的游子啊,你緣何還不歸去?
重別李評事
王昌齡 〔唐代〕
莫道秋江離別難,舟船明日是長安。
吳姬緩舞留君醉,隨意青楓白露寒。
這是王昌齡的送別詩。他說:“不要覺得秋天這種季節,在江邊離別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既然是去長安求取功名,這是好事啊,沒什么好留戀的。順水行舟,明天你就該到達長安了。今日,且共君一醉,莫管前路青楓白露,寒意如許。”
沁園春·孤館燈青
蘇軾 〔宋代〕
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
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云山摛錦,朝露漙漙。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微吟罷,憑征鞍無語,往事千端。
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身長健,但優游卒歲,且斗尊前。
蝶戀花·送潘大臨
蘇軾 〔宋代〕
別酒勸君君一醉,清潤潘郎,又是何郎婿。記取釵頭新利市,莫將分付東鄰子。
回首長安佳麗地,三十年前,我是風流帥。為向青樓尋舊事,花枝缺處馀名字。
這是蘇軾的送別詞,里面有一句很值得玩味:三十年前,我是這里的風流統帥。
熟悉蘇軾的人應該都了解他的人生軌跡,好像是二十四歲左右,就已經通過了科舉考試并且才名卓著;之后余生,卻是坎坎坷坷,各處流離。這里回憶三十年前的往事,也可見年輕時候的意氣風發,還一直刻在蘇軾的腦海里。他自己又何嘗不懷念當時風流倜儻、鋒芒畢露的少年蘇軾呢?只是既然已經蛻變成了蘇東坡,斷無回去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