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徐是A公司的工程師,主要負責產(chǎn)品開發(fā)和圖紙設計等方面的工作。話說小徐是個很實在的人,不管同事遇到怎樣的困難,他能幫的就盡力幫助。因此,公司的同事都喜歡這個老實憨厚的中年人。
A公司是一家中小型企業(yè),公司的所有業(yè)務都是老總談出來的,因此,老總在公司的時間少之又少。小徐是老總的朋友的朋友介紹過來的。因此,有些時候,客戶上門要貨時就自然由小徐負責。
小陳是小徐前公司的同事,這天,小陳電話小徐說要到A公司購一配件(這種配件市場上很少有,屬于非標的,配件不大,但工序相當復雜,工序繁多,精度要求很嚴格)。小徐心想,既然是同事,那就能幫就幫吧。于是乎,小陳就低于市場的價格買走了配件。
轉(zhuǎn)眼間,半年過去了,小陳以同樣的價格在A公司購買了2次相同的配件。
有一天,老總和小徐意外地談到了配件,自然也談到了小陳。發(fā)現(xiàn)加上原材料和工價上漲外,賣給小陳的配件連成本不夠。
前天,小陳沒有聯(lián)系小徐就直接到A公司購配件。收錢時,小徐犯難了,于是就讓對方說個數(shù),對方也揣著明白裝糊涂,給了頭兩次一樣的價格,此時此刻,小徐也該把話挑明了,說現(xiàn)在的原材料和工價漲了。。。。。對方似乎也明白了小徐的難處,給出了高一百的價格。善良的小徐想到這次雖然沒賺,但至少保本了。
臨走前,小徐再三叮囑小陳,既然你公司的用量不小,那就自己做。這個零配件我公司從來都沒有外賣過,以后也不會再外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