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氣候干燥,多風少雨,容易引起風熱火毒而致高熱、煩躁、發頤、口糜咽痛,或局部紅、腫、熱、痛等證,調理溫毒、火毒宜采用清熱解毒之法,《東垣十書》中得普濟消毒飲就是常用得方劑之一。
該方由黃芩、黃連、連翹、板藍根、升麻、薄荷、牛蒡子、僵蠶、柴胡、桔梗、元參、馬勃、甘草、陳皮組成。是治療溫毒(即熱毒)得主方,溫毒善攻人得頭面咽喉,所以該方通用于上焦熱毒壅盛而見發熱惡寒、頜面腫疼、咽喉紅腫、面部腫毒者。方中以連翹透達全身之熱、板藍根清熱涼血解毒、黃芩、黃連燥濕清熱、瀉火解毒為主藥,配合薄荷、牛蒡子、柴胡、僵蠶等疏散風熱,以及宣肺利咽喉得馬勃,配合元參、桔梗清熱利咽消腫,全方配伍嚴謹,能升能降,能清能散,共同起到清熱解毒、疏風解表、散結消腫得作用。
該方雖能透達全身之熱,但因為方中有桔梗、升麻、板藍根等升提疏散之藥,所以藥力善走上焦,主要應用于治療頭面咽喉紅腫疼痛等。臨床多用于治療顏面丹毒、腮腺炎、急性扁桃腺炎、急性頜下淋巴結炎、急性咽喉炎等。風盛表熱重者,可重用散風解熱;便秘者,可加大黃泄熱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