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3日電 孩子的內心就像一個藏滿寶藏的盒子,不同的開啟方式會呈現不同的結果。教育是開啟寶箱唯一的鑰匙,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去動搖另一棵樹,用一朵云去推動另一朵云。在第九期《教導有方》節目中,主持人方亭對話精銳教育集團董事長張熙,以親身經歷探討如何通過正確的教育喚醒孩子對知識的渴求。張熙認為在當下智慧教育時代,個性化培養已成新方向,需要幫助家長們跳脫出“分數”的束縛,讓孩子們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習力成為孩子終身核心競爭力。
教育減負一直是國家、學校、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而面對激烈競爭的家長們卻絲毫不敢松懈,利用課余時間給孩子學習加碼,以分數作為唯一的判斷標準,和減負教育背道而馳。中華家教APP根據多元智能測評系統對15萬名學生家長進行了評估診斷,發現因為學習的原因而引發焦慮的情況,占到了總人數的66.7%。家長們的教育焦慮使得他們忽略了正確的關注點,也讓孩子們產生了更多的隱性負擔。
荷蘭歷史學家約翰 赫伊津哈在《人:游戲者》中寫道,人類的一切文明行為都具有游戲性。那么學習又何嘗不能跟游戲一樣有趣呢,本期張熙有同樣的觀點,他認為學習動力是第一重要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育培養中,作為第一課堂的家長們應該多思考如何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讓他們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并通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才能真正提升孩子們的學習效率,將他們從“題海”戰術中減負出來。
實現真正減負的核心是以興趣激發學習力,想要提升每一個孩子的“學習力”,就必須針對每一個學生提出不同的個性化方案。節目中張熙引用了三個課堂的觀點,他認為家庭教育是第一課堂,是教育的起點,學校教育是第二課堂,系統化傳播知識,提升學生道德素養,類似培訓機構則為第三課堂,可以作為補充式教育,聚焦于學生個性化特點,挖掘和放大孩子的閃光點,全方位多角度幫助提升綜合素質。
“個性化”也可以用“私人定制”來形容,學生有不同的需求和短板,精銳也有與之相對應的服務產品,如為每位學員提供在線智能測評,并根據“診斷”結果,學習水平、性格特點為其匹配合適的教師。同時一系列的課程設計、作業推送都將參考測評結果提供適宜的方案,為學員查缺補漏,定制個性化的教育服務。
壓力真的能成為學習動力嗎?怎樣讓孩子們高效提升綜合素質、打造自身核心競爭力?答案盡在東方衛視大型家庭教育類節目《教導有方》。節目自11月2日開播以來話題熱度不斷攀升,聚焦當代親子關系和家庭教育熱點,直擊時下的教育“痛點”,頻頻引發網友對于家庭教育本質的觀察與反思,單期話題更是突破千萬級用戶討論。
更多《教導有方》精彩內容及資訊將同步愛奇藝、微博、抖音、B站等官方平臺,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