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2020年春節,幾乎所有的出發,都朝著回家的方向;每個兒女在外的家庭,都有父母翹首以盼的目光。作為一個合家團圓的傳統節日,春節千百年來承載著人們對團聚和陪伴的渴望。
在春節到來之際,陪伴人們三十年“食光”的益海嘉里聯合網易噠噠推出陪伴父母主題條漫,以走心的創意、年輕化的語言,傳遞陪伴的力量,一上線便擊中無數年輕人的內心,引起人們對陪伴父母的共鳴和反思。
直擊人心,用年輕語言傳遞陪伴的力量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這是《詩經 小雅 蓼莪》感恩父母一生辛勞的泣血流涕之言;“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則將母親對孩子的愛以及盼望歸來的心情勾勒得淋漓盡致。
離別與盼歸,似乎是千百年來父母與子女之間永恒的主題。作家龍應臺在《目送》中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曾有人列過一道“殘酷”的計算題,假如父母現在60歲,在他們60-80歲這20年時間里,如果兒女常年在外工作,每年回家1次(譬如春節),每次待6天,每天跟父母相處11小時,那陪伴時長僅有:20年X(1次X 6天X 11小時)= 1320小時=55天。
在益海嘉里聯合網易噠噠推出的陪伴父母主題條漫中,主人公和大部分在大城市打拼、工作996的年輕人一樣,忙碌于工作、社交、戀愛,留給父母的時間寥寥無幾。過去3個月,他和父母的交流總時長僅有1小時。按照這個節奏走下去,未來20年他和父母交流的時間只有85個小時,不足4天。
我們總是計算著各種重要的時間,卻唯獨忽略了留給父母的時間。我們忙于工作、戀愛、社交,父母總是最后的順位,因為我們認為他們一直都在。當計算出“1小時”“4天”這些讓人驚心的數字,我們才發現,以前總覺得未來很長,從未意識真正的陪伴并不多。然而時間并不會為任何人放慢腳步,父母正在老去,我們的陪伴卻總是遲到。
“如果不能留住時間,那就用愛將時間的縫隙填滿。記得經常回家看看,講講你的近況、聽聽他們的嘮叨。”“身邊的人分分合合,但唯一不變的,就是父母的陪伴。他們永遠站在我們一轉身就能看到的地方,就像益海嘉里多年來對千萬家庭的陪伴。”這些觸動人心的漫畫文案,觸碰到人們內心的柔軟,無聲地呼喚著愛與陪伴。
益海嘉里相伴食光三十載
益海嘉里對家人的陪伴,體現在生活的每個細節。母親在廚房忙碌,為家人做的美味菜肴采用金龍魚大米、金龍魚食用油;除夕一家人吃著金龍魚餃子粉做的美味餃子年夜飯,歡快地看著春晚,在傳統年俗儀式中感受幸福和快樂。
益海嘉里的出現、成長、蛻變伴隨著千萬家庭廚房的升級,堅持以科技推動品質升級,以匠心淬煉無數精品,以創新成就美好生活,至今已經陪伴無數家庭30年食光變遷,見證一年又一年的萬家燈火團圓時刻。
上世紀80年代,國內油脂工藝技術還相對落后,糧油店出售的散裝油不僅技術落后,供應也相對不足。1988年,益海嘉里在改革開放先鋒城市深圳投資建設了南海油脂工業(赤灣)有限公司,1991年益海嘉里旗下品牌金龍魚第一瓶小包裝食用油誕生,改變了老百姓提著油壺去買粗制散裝食用油、炒菜時滿屋煙、還擔心油放久了容易變質的狀況,開啟了中國健康用油時代。2002年,“金龍魚第二代調和油”面世,它所倡導的“1:1:1 ”膳食脂肪酸平衡的健康概念,正式開啟食用油行業“營養均衡”革命;2016年,金龍魚潛心研發十年的“雙一萬”稻米油,勇奪糧油界里的國際大獎——“國際稻米油品質大獎”,產品遠銷日本、澳大利亞等國際市場……
除了食用油,益海嘉里還從米、面、調味品等各個方面革新老百姓的廚房,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味食光。以掛面為例,過去中國老百姓需要經過一系列繁難工序才能得到的空心掛面,益海嘉里創新工藝推出,其生產的空心掛面品質卓越、美味易煮,讓中華傳統美食從此發揚光大,也讓中國人餐桌更豐富、更營養、更健康,進而推動了千萬個家庭的廚房升級。
三十年來,益海嘉里不斷創新突破,多元化升級,產品已經涵蓋食用油、米、面、調味品等多元化廚房必備食材,品牌包括從涵蓋調和油、玉米油、花生油、稻米油等多個品種的綜合品牌“金龍魚”和“香滿園”,到“胡姬花”、“歐麗薇蘭”針對花生油和橄欖油的專業品牌,不斷滿足消費者對健康、美味產品的需求,提供更豐富更優質的糧油體驗。這種對健康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堅守初心、持續創新、止于至善的工匠精神,正是益海嘉里不斷前行的核心和動力,也是益海嘉里三十年來始終成為消費者糧油首選、時刻陪伴千萬家庭的關鍵所在。
如今,益海嘉里已經扎根于無數家庭的廚房,融入到中國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早已成為人與時空、味蕾與記憶、食物與廚房的多維連接者,也成為無數家庭成長、陪伴和團圓的見證者。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未來,益海嘉里將以匠心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元、優質、營養的產品,構成每個人對家和陪伴的味蕾記憶,在每個生活日常默默傳遞陪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