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有消息稱,華為車BU COO、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產品線總裁王軍已被停職,余承東將獨掌智能車業務。
從華為汽車的主要業務來看,主要可分為三個部分:一是華為HI模式;二是單純的零部件供應商;三是華為智選車模式。
Hi模式中,華為充當包括自動駕駛方案在內的一級供應商,雙方分工明確,車企搞車,華為搞智能化,目前有北汽極狐、長安阿維塔和廣汽等三家合作。
王軍主管的HI模式,以及汽車零部件業務,進展多有不順。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本車型,叫好不叫座;阿維塔11,雖然已經正式上市,也盡顯頹勢。
極狐HI車型銷量不佳,甚至讓極狐與華為的關系十分緊張。Hi模式跟極狐發生了很多摩擦,結果導致極狐阿爾法S Hi版延期一年上市,雙方怨氣都很大。
一位北汽極狐的高層在內部會議上直言:我們跟華為合作了這么多年,華為得到了很大的聲量,我們得到了什么?
由于Hi模式下,高階ADAS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導致成本太高,此前長安汽車表示,華為千余人團隊長期駐扎重慶深入參與阿維塔11開發。
Hi模式的問題是投入太大,收效甚微。相比之下,智選模式可謂是旱澇保收,一邊賣零部件,一邊提銷售傭金。
智選模式中,由于車企相對較弱,華為可以深入到產品定義、內外飾設計,三電系統、乃至渠道銷售的全部環節,整車廠本質上就是高級打工仔。
極狐汽車,雖然它的名頭并不響,但背靠北汽新能源這棵大樹,又有“麥格納+華為”技術加持,可以說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
可惜的是,極狐汽車在所謂的高端新能源圈層混跡好幾年,雖然推出了兩款新能源車,但是銷量表現始終難言好看。
同樣是華為技術加持,其與賽力斯合作的AITO品牌逐漸回暖,問界M5、M7等車型銷量節節攀升。
阿爾法S華為HI版車型,盡管搭載了華為鴻蒙車機OS系統,卻無法進入華為店內進行銷售,在品牌綜合影響力上,遠不及華為和賽力斯的合作。
華為和問界品牌高度合作,華為提供全套核心技術,并且還負責了部分銷售業務,導致的結果就是現在人們普遍認為問界M5、M7,就是華為的車型。
人們對于華為的信任,被轉化為銷量。消費者選擇問界的底層邏輯,其實更像是一種基于性價比的選擇,華為的背書降低了華為粉絲們的選擇成本。
再說幾句
智選車從第一天開始就在華為門店銷售,極大利用了手機的品牌和渠道。問界大賣,反過來也救了華為的零售渠道。
接下來,還會有奇瑞、江淮等車企也都在考慮華為智選模式。從華為內部,到整車廠再到消費者,都在給華為智選模式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