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與需要是人生一道必答題。只有厘清了想要與需要,搞清楚了事物的輕重緩急,才能知道自己對某件事物是向往還是必須有的關系;厘清了這兩者關系做事情才不會出現本末倒置的現象。
想要與需要,兩者既有相同之處,又有區別之分。相同之處在于一個“要”字,不同之處在于哪呢?要厘清兩者的不同,就有必要先搞清楚兩者的概念。想要是什么呢?想要只是種向往,希望能有,它是心里的執念。需要又是什么呢?需要是應該有,必須有,它是一種被動的表現。
比如有人說想要減肥,減肥的確是他的心里想要做的事,但他不一定會去做,去執行,也可能就是立個flag而已,不要當真。減肥這種事并不是剛需,多一二十斤肉與少一二十斤肉對人的影響是沒有很大的關系。只有當肥胖嚴重到影響了生活與生命時,減肥才是熱切需要。這關系到生死,唯死生為大事。
有女生說我想要個名牌包包。這個包包對她來說是很有必要的嗎?其實名牌包包對她來說是可有可無的,有這個名牌包包,搭配衣飾出門可能只能增添些美感,多得一份別人羨慕的眼光;沒有這個名牌包包不見得會少了美感,最大的可能是少了點眼紅嫉妒的目光,甚至于沒有包包出門還更安全可靠。它就像去年買了個表笑話一樣,只是用來裝B的。它只會帶來無窮無盡的欲望,永遠難以滿足。而她的衣物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沒有衣物遮體,她只怕是不好出門了。
又有人說我想要賺很多錢。賺錢這種事是個人他都會想。可是僅僅是想要還是不夠的,它還要行動來支持。可它如果是僅限于心里的一種想法,又或者說是心中的一種念頭,它并沒有付諸于實際行動,這樣子想要是永遠沒有什么用處的,甚至想要得過多,還會讓人無所適從。因此可知,想要只是一種心里想法,它與事體是否進行下去沒有必然的關聯,也不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基本要求。
而需要是一種硬性的要求,是與生俱來的基本要求。沒有它,生命會感受到某種缺乏,甚至導致生存問題。譬如,前一段時間云南哀牢山四名失聯人員的死亡。當專業人員缺少必要的保障品是很難抵抗大自然的冷酷無情。由于下雨,四名失聯人員衣物打濕,溫度太低,這時的他們應該想要一堆火或能有一身干衣物換上。但實際上他們物品里面并沒有這些。因此野外作業有些東西一定要具備,這就是需要,關鍵時刻能保命。
想要激發了人的欲望,激發了人們往前探索之心,它無關事體緊要度;而需要是直面問題,問題迫在眉睫了,必須要解決的關頭,它是生存的基本要求。當厘清了想要與需要,你就知道面對問題時該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