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人生不易,高材生也要嘆氣。曾幾何時,剛剛畢業的我們以為只要有高學歷就肯定能收獲用人單位的喜愛。校園里也流傳著那些優秀的學長學姐還沒畢業就被大廠瘋搶的真人真事。
可是為什么到了自己這里,高學歷好像也行不通了呢?在找工作局面非常嚴峻的情況下,有不少人心懷失望的感受,認為讀書是無用的。
其實大多數人讀書的目的都比較功利,無非都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為了以后在同學聚會上可以抬得起頭來,別人問自己工資和工作的時候不會表現的過于膽怯。
但現實情況就是,985的學生也容易翻車,如果自己不拼命努力,可能混的還沒有二本,三本的學生好。這真的就能說明讀書沒多大用處嗎?
不是讀書沒用,而是你學的專業沒用,一份工資單顯露真實差距前段時間看過一位985的女生在網上抱怨,說自己大學畢業后,認為進入私立學校當老師,應該挺賺錢的,正好個人條件也很優秀,所以很容易就入職了。
可是入職的前幾個月,工資就在三四千左右徘徊,而那個私立學校里的學生家庭條件都非常不錯,有一個同學一個月的零花錢都比她一個月賺的工資多。
這件事情第一次讓女生認識到現實的差異,不是讀書就可以彌補上那么簡單的。甚至心態都有些崩了。感覺自己辛苦讀了一個985出來好像也沒多大名堂。
但問題是,我們不應該抓住這一個例子,就片面的認為讀書是沒有用的。網上有很多人反駁了這種觀點,也紛紛曬出了自己畢業后的薪資。
一個網友的表哥,武漢大學畢業之后直接進入阿里工作,年薪20萬,后來跳槽又去了鵝廠,年薪30萬。最后人家還不滿足,移民到加拿大后已經到了千萬年薪的水平。
而我們要注意這個表哥,不過也是985的本科出身,為啥人家就能賺這么多錢呢?這種例子還不止這一個。那一個清華博士表示自己為了拿華為的offer ,70萬的offer都沒去。
還有末流985同學,同樣在上海的華為工作,年薪36.8萬,忙到沒有時間花錢,這句話聽著令人羨慕,卻也是羨慕不來的感受。
還有一個本科哈工大的同學剛剛進入華為任職,就拿到了32萬元的年薪。可見有985的學歷就一定能有用武之地,985還并沒有,沒落到我們想象中的那種境地。
因此總結來看,并不是我們讀書沒有用,而是很多人讀的專業沒有用。要是早知道現在的互聯網大廠能夠這么發達,當年會有更多學霸選擇讀計算機吧。
造成目前這種局面,不要把我們的失敗僅僅賴給學歷,或許跟我們的每一個選擇以及個人能力和表現出來的才能都有關系。
網友們也是紛紛感嘆,說真的不是讀書沒有用,其實是我沒用。這樣說倒也大可不必,因為每個人都肯定能找到發光發熱的崗位。只是學歷就是我們薪資的門檻。
如果選錯了專業,985大學畢業之后,也照樣容易面臨失業風險有一位家長曾經還發過求助信,說自己的女兒剛從浙江大學畢業,學的是一個非常冷門的,跟環境保護有關的小眾專業。可能是因為當時分數不太好,所以被調劑了進去。
畢業之后本來打算考公務員,卻發現只能考一些三不限的崗位,因為這個小眾專業的對口崗位實在是太少了。所以就此作罷。
那么轉戰去考研,繼續讀書呢,很多學校根本就沒有開設這個小眾的研究方向,這位女同學也不大愿意從事未來的這個領域,所以就只能轉行去考教資,想當老師了。
家長最后感嘆說,早知如此,當年讓女兒少考100多分都樂意。還不如就考了一個普普通通的范院校,反正畢業后照樣是做老師的。
從這個例子來看,難道我們就能說浙大的學歷不如師范專業的學歷嗎?顯然不是如此的,而真的是個人選擇的問題,以及在專業上沒有很好的衡量。
看過別人的例子,我們就更應該了解選錯專業對人生的影響有多大。985名號固然是很吃香的,可是在具體的行業選擇當中還是要看自己的對口性和拿手本領。
學習能力較強的學霸,未來轉行也能更容易一些,但是如果一早就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也就不用經歷這么多周折了。
那你覺得是專業沒用,還是讀書沒用呢?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