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防護裝置應設置在進入危險區的唯一通道上,防護結構體不應出現漏保護區,并滿足安全距離的要求,使人不可能越過或繞過防護裝置接觸危險。【老師提醒:易考單選】
16.可調式防護裝置的可調或活動部分調整件,在特定操作期間保持固定、自鎖狀態,不得因為機器振動而移位或脫落。【老師提醒:易考單選】
17.防護裝置以外的安全防護裝置,通過自身的結構功能限制或防止機器的某種危險,消除或減小風險的裝置。常見的有聯鎖裝置、雙手操作式裝置、能動裝置、限制裝置等。【老師提醒:易考單選】
18.保護裝置的設計應采用“定向失效模式”的部件或系統、考慮關鍵件的加倍冗余,必要時還應考慮采用自動監控。【老師提醒:易考單選】
19.必須裝設安全防護裝置的機械部位【老師提醒:易考多選】
(1)旋轉機械的傳動外露部分。
(2)沖壓設備的施壓部分要安設如擋手板、撥手器聯鎖電鈕、安全開關、光電控制等防護裝置。(3)起重運輸設備都應有信號裝置、制動器、卷揚限制器、行程限制器、自動聯鎖裝置、緩沖器以及梯子、平臺、欄桿等。
(4)加工過熱和過冷的部件時,為避免操作者觸及過熱或過冷部件,在不影響操作和設備功能的情況下,必須配置防接觸屏蔽裝置。
(5)生產、使用、貯存或運輸中存在有易燃易爆的生產設施(如鍋爐、壓力容器、可燃氣體燃燒設備以及其他燃料燃燒設備),都要根據其不同性質配置安全閥、水位計、溫度計、防爆閥、自動報警裝置、截止閥、限壓裝置、點火或穩定火焰裝置等安全防護裝置。
(6)自動生產線和復雜的生產設備及重要的安全系統,都應設自動監控裝置、開車預警信號裝置、聯鎖裝置、減緩運行裝置、防逆轉等起強制作用的安全防護裝置。
(7)能產生粉塵、有害氣體、有害蒸氣或者發生輻射的生產設備,應安設自動加料及卸料裝置、凈化和排放裝置、監測裝置、報警裝置、聯鎖裝置、屏蔽等。
20.根據風險評估結果,確定機器是否需要裝備一個或多個急停裝置,以使已有或即將發生的危險狀態得以避開。滿足以下要求:【老師提醒:易考多選】
(1)急停裝置容易識別、清晰可見。急停器件為紅色掌掀或蘑菇式開關、拉桿操作開關等,附近襯托色為黃色。
(2)急停裝置應能迅速停止危險運動或危險過程而不產生附加風險,急停功能不應削弱安全裝置或與安全功能有關裝置的效能。
(3)急停裝置應設有防止意外操作的措施,通常與操作控制站隔開以避免相互混淆,可設置在操作者無危險隨手可及之處,也可設置在可碎玻璃殼內。
(4)急停裝置被啟動后應保持接合狀態,在用手動重調之前應不可能恢復電路。21.無法移動或無法手搬運的機器及其零部件,應配備以下利用提升機構搬運的附屬裝置:
(1)帶吊索、吊鉤、吊環螺栓或用于固定螺紋孔的標準提升設備。(2)采用帶起重吊鉤的自動抓取設備。(3)通過叉車搬運的機器的叉臂定位裝置。
④運動部件運行超行程脫軌等。30.電氣危險【老師提醒:易考單選】
由于電氣設備絕緣不良、帶電體的屏護保護不當、電氣設備接地不良可能導致觸電:
(1)觸電的危險(直接或間接觸電)。帶電體無保護或保護不當、電氣設備絕緣不當或絕緣失效、電氣設備未按規定采取接地措施。
(2)電氣設備的保護措施不當。電氣設備無短路保護或保護不當,電動機無過載保護或過載保護不當,電動機超速引起的危險,電壓過低、電壓過高或電源中斷引起的危險。
(3)電氣設備引起的燃燒、爆炸危險。31.夾持裝置【老師提醒:易考單選】
(1)夾持裝置應確保不會使工件、刀具墜落或甩出,尤其是當緊急停止或動力系統故障時,必要時限定其最高安全速度或轉速。
(2)機動夾持裝置夾緊過程的結束應與機床運轉的開始相聯鎖;夾持裝置的放松應與機床運轉的結束相聯鎖。
(3)手動夾持裝置應采取安全措施,防止意外危險(如鑰匙或扳手等手用工具遺留在夾持裝置上隨機床運轉)墜落或甩出,防止產生擠壓手指等危險。32.電離和非電離輻射【老師提醒:易考單選】
(1)高頻、微波、激光、紫外線、紅外線等非電離輻射作業,除合理選擇作業點、減少輻射源的輻射外,應按危害因素的不同性質,采取屏蔽輻射源、加強個體防護等相應防護措施;使用激光的作業環境禁止使用鏡面反射的材料,光通路應設置密封式防護罩。
(2)對于存在電離輻射的放射源庫、放射性物料及廢料堆放處理場所,應有安全防護措施,外照射防護的基本方法是時間、距離、屏蔽防護,并應設有明顯的標志、警示牌和劃出禁區范圍。33.砂輪卡盤【老師提醒:易考多選】
(1)一般用途的砂輪卡盤直徑不得小于砂輪直徑的1/3,切斷用砂輪的卡盤直徑不得小于砂輪直徑的1/4;(2)卡盤結構應均勻平衡,各表面平滑無銳棱夾緊裝配后,與砂輪接觸的環形壓緊面應平整、不得翹曲;
(3)卡盤與砂輪側面的非接觸部分應有不小于1.5mm的足夠間隙。規范:砂輪兩側面
34.舒輪防護罩任何部位不得與砂輪裝置各運動部件接觸,砂輪卡盤外側而與砂輪防護罩開口邊緣之間的間距一般應不大于15mm。(規范:安裝設計允許的最厚砂輪時。)【老師提醒:易考單選】
35.干式磨削砂輪機應設置吸塵裝置,砂輪防護罩應備有吸塵口,帶除塵裝置的砂輪機的粉塵濃度不應超10mg/m3。【老師提醒:易考單選】
36.實現沖壓安全的對策【老師提醒:易考多選】
第一,在操作區采用安全裝置,保障滑塊的下行程期間,人手處于危險模口區之外。第二,提高送、取料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代替人工送、取料。第三,采用手用工具送取料,避免人的手部伸入模口區。
第四,設計安全化模具,縮小模口危險區,設置滑塊小行程,使人手無法伸進模口區。
37.消減沖模危險區的措施,可采取下列措施:【老師提醒:易考單選】
(1)減少上、下模非工作部分的接觸面,將上模座正面和側面制成斜面、倒鈍外廓和非工作部件的尖角。
(2)當沖模閉合時,從下模座上平面至上模座下平面的最小間距應大于60mm。(3)手工上下料時,在沖模的相應部位應開設避免壓手的空手槽。38.非機械危險的防護【老師提醒:易考單選】
(1)降噪與減振。(2)有害物排放。
39.平創床操作危險區必須設置安全防護裝置,其基本功能是遮蓋刀軸防止切手。可采用護指鍵式、護罩或護板等形式,控制方式有機械式、光電式、電磁式、電感應式等。【老師提醒:易考單選】40.平刨床遮蓋式安全裝置的安全技術要求如下:【老師提醒:易考單選】
(1)非工作狀態下,護指鍵(或防護罩)必須在工作臺面全寬度上蓋住刀軸。
(2)刨削時僅打開與工件等寬的相應刀軸部分,其余的刀軸部分仍被遮蓋。未打開的護指鍵或護罩部分必須能自鎖或被鎖緊。
(3)應有足夠的強度與剛度。整體護罩或全部護指鍵應承受IkN徑向壓力,發生徑向位移時,位移后與刀刃的剩余間隙要大于0.5mm。
(4)安全裝置閉合靈敏,從接到閉合指令開始到護指鍵或防護罩關閉為止,閉合時間不得大于80ms。爪形護指鍵式的相鄰鍵間距應小于8mm。
(5)裝置不得涂耀眼顏色,不得反射光澤。41.帶鋸機安全技術【老師提醒:易考多選】
(一)帶鋸條的安全要求(二)操控機構的要求(三)帶鋸機安全防護裝置(四)除屑、降噪、減振
42.分料刀是設置在出料端減少木材對鋸片的擠壓并防止木材反彈的裝置。不同尺寸的鋸片應采用相應規格的分料刀。【老師提醒:易考單選】
43.分料刀的安全要求如下:【老師提醒:易考單選】
(1)應采用優質碳素鋼45或同等機械性能的其他鋼材制造。
(2)應有足夠的寬度以保證其強度和剛度,受力后不會被壓彎或偏離正常的工作位置。其寬度應介于鋸身厚度與鋸料寬度之間,在全長上厚度要一致。
(3)分料刀的引導邊應是楔形的,以便于導入。其圓弧半徑不應小于圓鋸片半徑。
(4)應能在鋸片平面上作上下和前后方向的調整,分料刀頂部應不低于鋸片圓周上的最高點;與鋸片最靠近點與鋸片的距離不超過3mm,其他各點與鋸片的距離不得超過8mm 44.澆注作業一般包括烘包、澆注和冷卻三個工序。【老師提醒:易考單選】
45.澆注前檢查澆包是否符合要求,升降機構、傾轉機構、自鎖機構及抬架是否完好、靈活、可靠:澆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