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A股市場的春天比以往來得都要早一些。從2019年12月初2900點附近底部的八連陽,到近期上證指數兵臨3100點城下,一場跨年度的春季行情正進行得如火如荼。雖然中東局勢一度風云突變,但A股展現出了超預期的定力和韌性。下面,筆者將從三個角度分析2020年A股春季行情的三大看點。
首先,兩市成交量能明顯放大,從年前的5000億-6000億元進階到7000億元級別。直觀上來說,市場量能大幅增長代表著場外增量資金大舉進場,這從市場兩融余額重返萬億元大關也可以得到佐證。從深層次來看,增量資金堅決入市的主要邏輯有三:第一,2019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下了2020年“穩增長”的總基調,給市場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外圍因素的初步緩和,進一步打消了市場的后顧之憂。第二,1月1日央行宣布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了8000億元流動資金,引導實際利率水平下行。央行全面降準為市場提供了可觀的流動性,而無風險利率水平的下降則顯著提升了資本市場的總體估值水平和風險偏好。第三,銀保監會表示促進居民儲蓄“入市”,防止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市場。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儲蓄資金有望通過機構理財產品的方式馳援資本市場。
其次,創業板指數領跑上證50和滬深300指數,中小盤個股重溫高光時刻。在過去3年多的時光里,市場似乎已經習慣了白馬藍籌股領漲,中小盤股票不漲甚至下跌的結構化行情。所以,當近期創業板指數接連創出新高,中小盤牛股層出不窮,而傳統白馬股步履蹣跚時,很多人表示不解,是因為他們還沒有從思維慣性中跳出來。當前白馬股滯漲的原因有兩點:第一,經過熔斷以來的持續上漲,估值普遍已經不便宜了,需要時間來消化透支的股價。第二,從博弈的角度來看,白馬股普遍都是高位機構抱團品種,在估值沒有性價比的前提下,坐轎子的人多,抬轎子的人少,自然跑不快。當然從中長期來看,優質白馬股依然是值得配置的資產。相比之下,中小盤股在經過漫長的下跌之后,當前重獲市場資金青睞,主要原因如下:第一,穩增長、穩就業、穩民生背景下,政策重心在向中小企業傾斜。不管是減稅減負,還是全面降準,都強調了對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精準發力。第二,隨著A股市場底部的逐級抬升,中小盤個股在經歷過漫長的下跌后,首先將迎來一個系統的估值修復行情。然后,部分業績高增長的優質中小盤個股,將充分展示小盤股高彈性的特征。其實,不管是大盤股還是小盤股,只要業績是真實的持續高增長,就是有投資價值的公司。
再次,以新消費為代表的民生經濟成為市場的主流熱點。這里主要代表有兩個:網紅經濟和新能源汽車。2020年A股市場的主流熱點,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科幻概念,而會更加的接地氣,因為消費將在拉動國民經濟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先說說網紅經濟,這是建立在人氣流量基礎上的一種新經濟形態。網紅經濟不僅是“口紅一哥”電商直播帶貨,也可以演變成一種網絡新綜藝或新媒體。網紅經濟之所以火,是因為它激發和創造了老百姓的消費需求,從而解決了商品和服務的銷路問題。而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除了行業底部和政策扶持的邏輯外,本質上是對傳統燃油汽車的一場消費升級。近期,這兩個板塊表現得風生水起,新消費正成為市場資金追逐的風口。當然,目前市場是先把預期打足,最終還要等待業績來檢驗。
總結:隨著注冊制改革的全面鋪開,A股市場有望迎來新一輪制度紅利。在無風險利率步入中長期下行周期的大背景下,居民財富配置的重心有望逐步從樓市轉向股市,而A股市場將迎來千呼萬喚的慢牛行情。或許,當下的春季行情僅僅只是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