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弗摩爾,天生的投機者,即使你沒有聽過他的名字,也一定知道他的《股票作手回憶錄》。一生獨立交易,全靠自己,巔峰時期超過1億美元資產(約等于現在1700億美元)。
10%的對賭行規則伴隨了他一生——
“損失超過買入價的10%,我就平倉。”
1929年夏,美國經濟持續高漲,注入美國股市的錢也越來越多。那個夏天,你要是沒買多股票,你都不好意思跟別人打招呼。萬眾喜迎美國經濟蒸蒸日上,只有一個人例外——利弗莫爾。
直覺敏銳的他已經嗅到了這場瘋狂的不尋常,他把當時所有金融報刊都搜閱一篇,一個人計算每天1500只股票的漲跌比(即后來的重要技術指標“騰落線”),要知道那是一個沒有電腦和網絡也沒有技術分析概念的年代。最后他得出了結論:市場將會暴跌。然而當時全社會都認為他是傻子,恨不得把所有身價押注做多。
市場永遠不缺送錢的傻子,只缺能悟透這場游戲規則的天才。可悲的是每一個傻子都認為自己是天才。
那個令人害怕的大蕭條終于來了。10月24日,股票指數閃崩12%,人們從嘲笑利弗莫爾變成恐懼,到憤怒,指責他就是大蕭條的罪魁禍首。然而利弗莫爾正喝著他的香檳酒慶祝勝利。此役他本金狂翻5倍賺了超過1億美元(要知道當時美國GDP僅有100億美元)。
1929大蕭條后的美國
敢于質疑,勇于驗證,堅定執行,成就了利弗莫爾一人之力做空對抗整個市場的曠古絕今神作。
無獨有偶,除了國際市場,國內市場也有天才存在。他的名字在中國交易圈內無人不知。他出身貧寒,15歲揣著3萬元入市,到15年積累了200多億財富。他是徐翔,史詩傳奇般的中國二級市場交易員。
刻苦,就是他的代名詞。
1996年,滬深交易所宣布設立漲跌停板制度。年僅20歲的徐翔已經嗅到這樣會存在巨大的套利空間,于是白天跑遍各大金融公司做調研,瘋狂閱讀國外交易書籍學習手法,晚上再獨自一人復盤到深夜。
終于在那個互聯網剛起步,還在用bb機交流的年代,徐翔開創了大漲停板的交易手法成功做到上億。直到現在還有大量散戶喜歡模仿他,卻都是東施效顰,頻頻虧損,止增笑耳。
1996年上海交易所
除了發瘋般鉆研交易,徐翔幾乎沒有自己的個人生活。
已有300萬資金的時候,他才獎勵自己一套1000元的西服;身價過億時,才在老家買了一套普通商品房;身價過十億時,才買了第一輛車。不懂煙酒茶,每天研究12小時交易就是唯一愛好。
從1992年入市到2015年,只有一天生病沒有在屏幕前盯盤,換來的,就是3萬到200億的交易神話。
2013年徐翔違法被捕
人無完人,利弗莫爾最終因感情失敗吞槍自殺;徐翔后來因涉嫌違法內幕交易,被捕入獄。
感嘆神話隕落之余,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對交易的思考與專注,值得我們所有后輩交易員追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