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浩浩,馬上要開學了,你怎么看起來不太開心?”
浩浩:“我不想開學!”
媽媽:“為什么?浩浩,發生什么事了嗎?”
浩浩:“我……我不想說,反正我就是不想開學……”
春節假期結束,轉眼寒假也將結束,離開學的日子越來越近,可媽媽發現浩浩越來越悶悶不樂,不太開心,她試著關心浩浩,就有了以上的對話。
除了不開心,浩浩還經常煩躁、發火,喊著自己晚上老是睡不著,想要和爸爸媽媽一起睡,時不時還頭疼、不舒服……媽媽急得團團轉,不知道浩浩到底怎么了。
經醫院心理科詳細問診,原來浩浩出現了開學焦慮癥狀,這種情況在中、小學生中很常見,尤其是在長假結束,快要開學的時候,面對新學期的壓力和挑戰,即將告別輕松舒適的假期,很多孩子都會感到不適,有些擔心、害怕,甚至是排斥開學。
開學焦慮的原因,大體可分為三類:生活焦慮、社交焦慮和作業焦慮,針對不同的開學焦慮有不同的應對方法。
■生活焦慮
很多孩子假期在家比較放松,一想到即將進入緊張的學校生活,早睡早起,往往十分焦慮。面對這部分兒童,家長可以在開學前7-10天,通過重新調整生物鐘,建立學校作息來緩解孩子的作息焦慮。
在開學前夕,家長逐步按照學校作息時間要求孩子,每天早起半小時,每天早睡半小時,循序漸進,一步一步調整作息習慣,直至與學校作息相一致,這樣等到開學時,孩子就適應了學校的作息節奏。
■社交焦慮
開學之所以讓人焦慮,一部分原因是即將開始新的、陌生的學期,對此家長不妨鼓勵孩子與學校里一些關系比較要好的同學、朋友保持聯系,開學前多多交流,讓孩子多和開學后的人與環境提前接觸,讓開學變成與熟悉的朋友們“重逢”的機會。
如果孩子沒有好朋友或者不知道如何交朋友,這時就需要到心理科尋求進一步的幫助或者社交訓練。
■作業焦慮
有些孩子對于假期作業能拖就拖,甚至將作業拖延至開學前一天才開始做,胡亂應付,質量堪憂,開學時害怕老師的批評與責備,不敢上學。
對此,父母至少提前一周提醒并監督孩子檢查假期作業完成情況,不僅能避免孩子在開學前一天惡補作業,提高作業完成質量,更能讓孩子意識到寒假將要結束,需要逐漸進入到開學前的準備中。
醫生還教授了兩個特別的方法來幫助浩浩緩解開學焦慮:
■營造開學儀式感
開學前營造一些儀式感,讓孩子從心底里感受到開學的氛圍。家長可以和小朋友們花點時間,把假期的照片和票券整理出來,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把這些快樂時光的照片都打印出來,做一本假期回憶錄,對假期生活做一個溫柔的“告別”。
家長還可以陪孩子一起購買新學期所需的文具、學習用品、資料書、作業本等,讓孩子清洗自己的書包、筆袋。然后,全家人聚在一起,準備一頓愉快的大餐,在餐前,為孩子送上新學期的寄語,暢想一下新學期的生活。
■開始暑假倒計時
和孩子一起算算距離下一個長假有多久,幫助孩子建立期待和希望感。家長還可以和孩子先計劃和想象一下假期生活,讓孩子更有期待和動力。
最后,醫生告訴浩浩的家長,如果回去后嘗試了上述所有方法,孩子的焦慮依然不見好轉,或者孩子的焦慮已經明顯影響到開學后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那么請家長不要猶豫,立即帶上孩子來心理科尋求進一步幫助。
(作者為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心理科心理治療師丁強)
來源: 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