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一、2022年存單凈供給創近五年新低,并且1-10月機構存單配置需求強,這使得存單利率不斷震蕩下行至低位
22年存單發行量回落而償還量回升,從而使得存單凈融資額明顯下降,其中股份行和城商行存單凈融資規模下行幅度更大。2022年同業存單凈融資額為0.2萬億,較2021年回落2.6萬億,為近五年最低水平。以存單余額/備案額度衡量存單發行進度,則2022年同業存單發行進度約為72.4%。其中5家國有大行合計發行進度83.0%。這和22年大行是信貸投放主力相印證。
二、預計今年同業存單凈融資規模可能達1.7萬億,較去年提升1.5萬億左右
截至2月3日,存量前50商業銀行僅4家未備案2023年存單發行額度,假設這4家備案額度持平上年,則2023年存量前50銀行備案額度合計19.5萬億,較上年增長13.7%。假設今年年末存單發行進度與去年水平72.4%持平,則今年年末存單存量將達14.1萬億,因而今年同業存單凈融資規模可能達1.7萬億,與2017-2018的水平相當,較2022年有明顯的增長。預計國有大行仍然是今年存單凈融資的主力擔當。
三、存單的發行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在3/6/9/12月發行規模沖高,并且在存單到期的大月存單凈融資規模也傾向于增加
季度末銀行季節性沖貸,對存單融資需求提升。而這也導致季末存單到期規模也較高。因而存單發行規模具有季末沖高的季節性。此外,存單的發行與到期規模相關性較好,到期規模大,銀行存單發行量也增加,2017年至2022年存單發行/到期的比值為1.07,可以用該比值大致預測存單的發行量。
四、23年存單供給走強而需求邊際減弱,存單利率下行空間受限,需要關注存單供給大月可能對存單利率造成的不利擾動。
存單供、需共同驅動存單利率走勢,不能單獨只看一方面。23年存單供給將較22年有較為明顯的增加,我們預計將增加1萬億以上。而由于居民消費需求的回升,居民存款和購買理財、貨基的規模增速將回落,因而23年存單供給走強而需求邊際減弱,這將使得存單利率中樞較22年抬升并且下行空間受限。23年2月-3月存單到期規模分別為2.3萬億和2.6萬億,到期規模較大,需要關注可能對存單利率帶來的不利擾動。
風險提示:發行進度超過預期,央行超預期收緊貨幣,存單需求力量明顯減弱。
本文源自券商研報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