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面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掙的。越是難熬的日子里,越要給自己留一份體面。只要你不放棄自己,生活就永遠不會放棄你。
01
內(nèi)心光明
常聽人說:把臉朝向陽光,陰影就會被甩在身后。
蘇軾的一生,不是已經(jīng)被貶謫,就是走在被貶謫的路上。仕途不順,日子也過得相當清苦,可他卻從未丟掉樂觀的心態(tài)。黯淡的謫居歲月里,親朋好友為怕牽連,都不敢再與他聯(lián)系。蘇軾一邊體驗著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一邊又以他樂觀的天性笑對生活。
世上沒有什么困難,能打垮一個樂觀的人。假如你不慎跌落谷底,千萬不要輕言放棄。咬緊牙關站起來,然后大膽往前走。因為無論怎么走,都會是上坡路。
某天,蘇軾與友人相約出門散心。眾人行至沙湖道上,突然之間天降大雨。不巧的是,同行的人都沒有帶雨具。大伙都覺得非常狼狽,只有蘇軾不這么認為。待到雨過天晴,他興致勃勃地寫下了這首詞:“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雷霆雨露皆是天恩,那些無法打倒你的,只會讓你變得更強。內(nèi)心光明,即使大雨淋身,也能活得體面。
02
保持自律
烏臺詩案給蘇軾帶來一場無妄之災。可他不怨天、不尤人,而是從自身找原因。在寫給王定國的書信里,蘇軾說:“尋常人失意無聊中,多以聲色自遣。”
一般人受到打擊,往往會放縱自己,沉溺在毫無意義的娛樂里。長此以往,人的精神也變得頹廢萎靡,再無重振的可能。蘇軾是個極端自律的人,絕不允許自己如此墮落。每天清早,太陽剛剛升起,他就起床洗漱,把自己和家里收拾妥帖。
衣服不在多貴,一定得大方得體;房間不在多大,至少要干凈整潔。干凈的儀表,能夠提升一個人的氣場;整潔的房間,能夠凈化一個家庭的氛圍。在這些形式上講究與自律,可以帶給你“儀式感”。讓你認真對待自己,用心對待生活。
古人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們只不過是平常人,也許不需要去掃天下。可是,不先打掃干凈眼前的雞毛蒜皮,又如何去盛放世間的愛與美好?一個邋遢、拖延、逃避的人,注定過不好這一生。唯有自律的生活,才是真正體面的生活。
03
享受生活
蘇軾曾毫不避諱地與人談起家中經(jīng)濟的窘迫。他說自己年過半百,才開始學著精打細算地過日子。
謫居黃州時,蘇軾和夫人一起,為家中生計做了一番籌劃。根據(jù)黃州市面上柴米菜蔬的價格,規(guī)定一家人每日花銷為一百五十錢。每月初一,取出四千五百錢,分作三十份掛在房梁上。早起用叉子挑下一份,而后便將叉子藏起來。當日花銷若有結(jié)余,則另存在一個大竹筒里,用于招待親友。如此一來,手中積蓄也僅夠支撐全家一年的開支。
家里大米很快吃完了,市面上米價又高,于是蘇軾每天搗麥做飯。麥飯不如米飯精細,咀嚼起來嘎吱作響,一家人卻從中吃出另一番趣味來。孩子們相互打趣,說嚼麥殼的聲音好像在“嚼虱子”,惹得蘇軾哈哈大笑。后來麥子也不夠吃,蘇軾又別出心裁,將小豆摻進去煮飯。蘇軾的夫人善解人意,笑稱:“這是新式的二紅飯!”
妻子賢惠勤儉,能于貧賤之中不離不棄;孩子也在患難中快速成長起來,小小年紀都懂得為父母分憂。一家人和和美美,總是有希望、有盼頭。日子過得再艱難,也不足以讓蘇軾發(fā)愁。
◎本文圖源網(wǎng)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