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信”是《滿江紅》影片情節推進的主線,上至主宰眾人生死的秦檜,下至涉案查案的 一眾官兵,在一個時辰的找信過程中,讓人覺得都是命懸一線。情節固然引人入勝,但"信"這根主線未必立得住。
“不可信”之一:完顏宗弼給秦檜寫了親筆信,并派人送信。秦檜是金國王牌,秦對于金的意義,應當是戰略層面的。金之戰略自然是軟硬皆施誘迫趙構割地進貢求和,一城一池的得失,是犯不著啟動王牌的。有秦為內應,金國完全可以在秋陵渡談判中正大光明地談。以秦檜位極人臣的權謀水平,完全能既“不卑不亢”地維護趙構小朝庭的顏面,也心領神會、不動聲色幫金國主子撈得真金白銀。完顏宗弼有什么必要搞個風險極大的密信呢!實在要送,也要掩人耳目,派個漢人模樣的,電影里完顏派兩個金人送信,這心也太大了。
“不可信”之二:密信是秦檜通敵的把柄,能左右秦檜命運。其實信不信的并沒那么重要!敵軍一封離間式的信,能改變什么?難道澤林思基給俄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寫封信,就能讓格拉西莫夫丟官?離間計之所以能成功,大都是君臣早有嫌隙,計謀只是個導火索罷了。一心茍且求和的趙構是明白人,重用秦的主要原因之一,恐怕就是看好秦與金高層的特殊關系。深得趙構倚重的秦檜,真正在意“信”的原因,一是想知道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二是死了金國信使,必須破案,否則各方面不好交待。至于信里說了些什么,或許還是其次。
“不可信”之三:親兵副統領孫均竟敢、竟能一刀結果了親兵統領王彪。更夫丁三旺當場指證受了王彪主使。宰相的親兵統領,一定是親信、是高手。說個不恰當的比方,區區更夫之指證,就如同被捕地下黨指證軍統高官是臥底,這跟信口開河有什么區別。退一步講,統領王彪真要有計謀,也是指派心腹,怎會親自上線干臟活,還留了個銀錠的物證,呵呵!更兒戲的,王彪竟然分分鐘入坑中計,輕而易舉地跳了出來。王彪要是沒幾把刷子,能爬到這個高位?最不可信的,是被孫均一刀斃命,你以為是林沖砍王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