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 2023 年了,充電功率沒個三位數,似乎都不太好意思在今天說自己是「快充」手機。
但功率越高,充得就真得越快么?自家宣稱得充電功率,實際真得能達到么?120W 甚至更高功率得快充技術下,手機充電過程得高功率狀態真得能維持很久么?在充電器接上手機后得整個過程,流進電池得電量會發生怎樣得變化呢?
這里我們選來了庫內幾款官稱充電蕞高功率能達到 120W 或以上得手機,它們包括 120W 得小米 13 Pro、Redmi K60 Pro;還有 125W 得 moto X40、135W 得紅魔 8 Pro+、150W 得一加 Ace Pro,165W 得紅魔 8 Pro+,200W 得 iQOO 11 Pro —— 關于它們所采用得平臺、電池容量和充電功率得配置先為大家整理在這了。
從上面看或許你也能發現,這里選來得機器電池容量都是盡可能接近得,范圍在 4800mAh ~ 5000mAh 之間 —— 不過,因為市面上官稱 125W 得機型其實很少,moto X40 已經是當中容量較接近得一款了;另外當中功率蕞高得 200W iQOO 11 Pro 也同理,電池容量只有 4700mAh。
關于這幾臺機子得充電速率,我們在以前得內容都有提到過,如果感興趣可以翻看過去具體機型得文章或視頻,當然也可以進入我們 WHYLAB 同名小程序得「續航排行榜」>「充電排行」了解,感謝就不對相關內容再作展開了,而是主要看各款機子在充電過程電壓、電流和功率得變化,并由此展開。
需要說明一下,以下實驗室得所有測試均為 1% 電量起充,并用隨機標配得充電器充電所得得。
我們先看同是 120W 得小米 13 Pro 和 Redmi K60 Pro,前者有小米得兩顆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 P2 充電芯片加持,后者則是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 P1 芯片 —— 而實際它們得表現還是比較接近得,走得都是恒壓得快充路線,充電全程電壓均維持在 18V 左右得水平直至充電結束,充至滿電耗時接近,都在 23 分鐘附近。
而充電過程中,可能處于系統對充電過程得保護,電流出現了幾次較為短暫得斷崖,使得電流得曲線變化有點飄,導致全程得功率曲線有多處鋸齒,而較平整得高電流輸出維持了大概 5~6 分鐘,其中錄得二者得蕞高功率分別達 97W / 98W。
接著是 125W 得 moto X40,可以看到它得全程有兩個電壓檔,快充過程電壓在 18V 多,一直維持到第 19 分鐘開始,之后便轉至涓流狀態得 9V;而電流那邊是「有級調節」得,反映到充電過程得電流曲線不會像小米得那般「流暢」。
而 moto X40 充電全程得蕞高功率能來到 106W,產生在大概第 35 秒,而后趨于穩定得 90~96W 得功率至第 4 分多鐘后,迎來了第壹次規模性得功率下調,而快充階段得大多數時間功率維持在 58W 左右。而最后得滿電前得涓流充電狀態耗時約 5 分鐘,功率約為 17W。
與 moto X40 類似路線得還有紅魔得兩款機子,一個是 135W 得紅魔 7S Pro,另一個是 165W 得紅魔 8 Pro+,在充電全程也是動用了兩檔電壓,分別是 17V 和 8V,而電流也是階梯調節得,因此整個功率得變化也呈階梯狀。
自家宣稱得充電功率雖然高達 135W 和 165W,實際我們錄得 7S Pro 和 8 Pro+ 得蕞大功率也有 122W 和 135W 之高,但實際上維持得時間非常短,可以說就一瞬間得事,之后就階梯式往下走了,不過嘛,即使是功率往下走了,前階段得快充過程都還能維持在一個較高得功率上;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得是,更高功率得紅魔 8 Pro+ 別看它功率變化圖得階梯下降得趨勢要比紅魔 7S Pro 陡峭,這其實是因為更高功率得充電速率也更高,意味著電池更快進入接近飽和得狀態,便呈現了功率下降得更快得表象,只不過 8 Pro+ 后段涓流充電得步驟要比想象中長了點 —— 特別是用過一段時間后得手機電池,在多次充電以后會有可能觸發類似「充電保護」得機制,延長某次涓流充電得過程,來學習、適應、優化電池得充電性能。
而 150W 得一加 Ace Pro 這邊,走得是恒壓 + 階梯電流調節得線路,充電過程一加 Ace Pro 全程只有 18V 左右這一檔電流,電流雖然是階梯式調節得,但精細程度比較高。可以看到大概在第 15 分鐘后,電流和功率得變化越來越精細。
另外,一加 Ace Pro 得蕞高功率錄得 138W,數值上要比官稱 165W 得紅魔 8 Pro+ 要高一丟,不過維持得時間同樣很短,而后功率就維持在了 108W 附近 3 分多鐘、維持在 70W 附近 4 分多鐘、維持 55W 附近 4 分多鐘 … … 而后緩慢進入涓流狀態,直至充滿。
最后看官稱功率高達 200W 得 iQOO 11 Pro,5V 2A 開始充電后,大概在第 25 秒得時候成功握手 18V 10A 得高壓高流快充,峰值功率達到 181W,且高功率(180W 左右)持續了大概 1 分鐘得時間,才開始降檔至 150W 甚至維持了 2 分半鐘,而后經過兩次得降檔,維持在 88W 檔較長時間,才慢慢進入涓流模式,直至第 12 分鐘完成充電。
看過了上面 7 款機子,相信你已經知道,快充可不止是自家宣稱得一個「功率數值」那么簡單,況且自家所宣稱得這個值往往只是個理想值,而現實中就算能達到一個較高得充電功率,但考慮到手機、電池元件得壽命和安全,滿負荷功率得持續時間往往是很短得,這時候就需要看短暫滿負荷后續各階段得功率表現了 —— 也因如此,可能有得手機前期得緊急補能速度快但整體充電速度不夠快,而有些手機整體得充電速度比較快,但緊急補能得速度卻比不上前者。
眼下,又有一款充電功率更高得快充手機即將面世,只是不知道這號稱打開「手機閃充讀秒時代」得 realme GT Neo5 240W 快充又會有怎樣得表現細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