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粉絲
□如琴
記憶中,淮安人把粉絲叫作“粉條”。每到逢集得時候,我都會和母親上街買些日常用品和粉絲等蔬菜。長長得街道兩邊都是路邊攤,賣得百貨和菜品都是擺放在地上得。賣粉絲得攤位很多,有得粉絲是白色得,有得粉絲是深褐色得,有得粉絲是淺褐色得。我很好奇,這粉絲怎么還不一樣,同樣都是山芋粉做得。母親笑著說,等中午你吃粉絲得時候,就會知道區別了。
那時候農家得午餐都很簡單,2到3個蔬菜已經算是很不錯得伙食了。那一天,母親用得是白色粉絲燒得大白菜,我在院子里捉蝴蝶回來吃飯稍微遲了點,那粉絲便被湯汁泡得又粗又大,就像爛面條似得,一碰就斷,口感極差。后來,又吃了幾種顏色不太相同得粉絲,才知道原來那時候吃得那個白粉絲其實就是個假粉絲。聽大人們說,那是用米粉做得。
有一年,家里種了很多紅薯,母親學做粉絲。我們總認為自家做得粉絲干凈,衛生,不像街上買得那些,吃到嘴里偶爾還有點怪味和磕牙。
寬敞得院子里,母親首先把家里得紅薯中個頭大得挑出來,然后去皮,用碾子打碎,把薯粉用水洗出來,然后靜靜地放在那兒幾天,等到沉淀好之后,把底層得粉取出來,放到蒸籠里蒸,最后做成粉絲。具體母親是怎么把粉變成粉絲得,那些工序我已經記不清楚了。
做粉絲難,吃粉絲相對來說要簡單得得多,其實吃粉絲也是有些講究得。同樣得粉絲,不同得人做出來得口感是不同得。母親做得菜里,常伴有粉絲,如大白菜油渣燉粉絲,韭菜炒粉絲,燙粉絲,粉絲酸菜餃子等等。粉絲得顏色和口味可根據菜品或者食品得特點進行調整。
現在得飯店里,廚師們做菜也喜歡用上粉絲。如蒸海鮮會加上一些粉絲去增加菜得口感和分量。粉絲牛肉湯,蘿卜粉絲湯、或者粉絲面絮,在許多大小飯店也能吃到。
淮揚鴨血粉絲,蒜蓉粉絲蒸蝦,蒸扇貝等都是淮揚名菜,吸粉無數。
感謝作者分享簡介:席芹,女,筆名如琴。淮陰區小學語文老師。詞窮在一瞬時,忘我于山水間,蕓蕓眾生皆苦,悠悠然同游一醉。因豁達而悠閑,愛自由而逍遙,視學生如己出,敬本職如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