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得“元”“亨”“利”“貞”究竟是什么涵義?
“元”是人之上高出部分有其先之無形猶氣之始者(無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
元:象征一個事物得初始,猶春天植物得發芽。
“亨”猶祭祀時敬獻物品熟食供奉而順利完成使鬼神受用者。
亨:象征一個事物得成長,猶夏天植物得生長。
“利”是刀割之和順應于物猶以刀收割禾而有獲者。
利:象征一個事物得收獲,猶秋天植物得開花結果相互義利。
“貞”是堅守節操猶堅信卜辭如貝而執持之者。
貞:象征一個事物得收藏,猶冬天植物得落葉歸根固守以度凜冬。
《易傳·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天能夠創始萬物,令萬物生生不息,善莫大焉。元就是因為善而開始生開始長。此所謂“元者善之長”是也。
因為善而開始生開始長。所以通暢萬物,令萬物嘉美會聚,眾善相繼。此所謂“亨者嘉之會”是也。
因為萬物嘉美會聚,眾善相繼。所以相互有利而利益萬物,令萬物各得其所,和諧共存,此所謂“利者義之和”是也;
因為萬物各得其所,和諧共存。所以成就萬物,令萬物皆得經濟,固守正道,此所謂“貞者事之干”是也。
《疏傳》:“君子法天生物之道,體包仁德,泛愛施生,足為尊長,是‘體仁足以長人’也。法天長物之道,會聚嘉美,交接會通,足全禮數,是‘嘉會足以合禮’也;法天收物之道,裁成輔相,各得其宜,利物見義,是‘利物足以和義’也;法天藏物之道,敬事而信,允執厥中,足以立物,是‘貞固足以干事’也。生長收藏,昊天之德。仁義禮智,君子之常。君子法昊天之德,行人倫之常,所謂‘元亨利貞’也。”
元:
《說文解字》:“元,始也。從一、從兀。”
(一:參見一畫“一”)
(兀:參見三畫之五“兀”)
一、兀兩范式疊加:人之上高出部分有其先之無形猶氣之始者(無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是元字之范式。
亨:
《說文解字注》第913頁:“(
),篆文亯。后篆者,丄部之例也。據玄應書則亯者籒文也,小篆作(
)。故隸書作亨、作享。小篆之變也。”。
《說文解字》:“亯,獻也。從高省,曰象進孰物形。《孝經》曰:‘祭則鬼亯之。’。凡亯之屬皆從亯。”
(高:參見十畫之十二“高”)
(曰:參見四畫之八“曰”)
“高省”、曰兩范式疊加:猶祭祀時敬獻物品熟食供奉鬼神使其受用者是亯字之范式。
相與比述衍義:猶祭祀時敬獻物品熟食供奉而順利完成使鬼神受用者是“亨”。讀hēng。(“亨”讀 pēng時與“享”通。“亨”讀xiǎng時與“烹”通。)
利:
《說文解字》:“利,銛也。從刀。和然后利,從和省。《易》曰:‘利者,義之和也。’。”。
(刀:參見二畫之二“刀”)
(和:參見八畫之十“和”)
刀、“和省”兩范式疊加:刀割之和順應于物猶以刀收割禾而有獲者是利字之范式。
貞:
貞:從“貞”省。
貞:繁體字寫作“貞”。
《說文解字》:“貞,卜問也。從卜,貝以為贄。一曰鼎省聲。京房所說。”
(卜:參見二畫之一“卜”)
(貝:參見四畫之三“貝”)
卜、貝兩范式疊加:堅守節操猶堅信卜辭如貝而執持之者是貞字之范式。
繁體字“貞”簡化為“貞”是根據古人(異體字、同旁字)書法省筆規范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