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13日 10:54:00
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云南滄源金龍寺舉行燒白柴儀式現(xiàn)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云南滄源金龍寺)
舉行甘朵蘇瑪-禮敬三寶儀式(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云南滄源金龍寺)
吳巴嗩、吳巴西嘎善信到金龍寺滴水功德回向(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云南滄源金龍寺)
云南滄源金龍寺住持召祜巴提卡達希長老向當?shù)匦疟娬b經滴水開示(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云南滄源金龍寺)
云南省臨滄市是南傳上座部佛寺傳播的重要區(qū)域之一。每年傣歷3月15月圓之日,是大吉大利的日子。為感恩紀念佛陀涅槃荼毗日,云南臨滄巴利語系南傳上座部佛教在各縣(區(qū))、各鄉(xiāng)(鎮(zhèn))各村組佛寺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燒白柴、點燈、賧糯米粑粑、甘朵蘇瑪(禮敬三寶)、滴水、受五戒、誦經祈?;顒?。
節(jié)前幾天,每家每戶派出青年男孩到山中坎鹽霖樹,將鹽霖樹制成“白柴”,用清水洗凈,曬干備用,白柴刮得越干凈,顏色就越白,表示對佛祖就越虔誠。節(jié)前一天,村村寨寨、家家戶戶打掃衛(wèi)生,舂糯米粑粑、做糯米糖,準備佳肴。
節(jié)日當天早晨,當?shù)匦疟妼⑹澄?、鮮花、臘條、錢幣等供品帶到佛寺。安章(賀露)帶領信眾禮敬三寶、受持五戒,長老為善信滴水誦經功德回向。
中午,全體村民將白柴拿到佛寺,大家一起用白柴制建,達成高3至7米的“亞”安形底座的塔形,頂層置放好易燃物,柴亭中懸掛鞭炮。白柴塔扎建的越漂亮,表示信奉的心越虔誠。白柴塔扎好后,放置于佛寺空地邊上,等待晚上的燃燒。
到了傍晚19:00,老人和村民們焚香點燭跪拜在塔好的柴塔四周,由安章帶上兩對蠟燭恭請比庫(僧侶)們,并帶領村民信眾受戒,念誦瑪哈曼嘠拉(吉祥經),灑吉祥水,祈愿佛佑家家平安,消災免難,來年幸福安康。
誦經完畢,燒白柴也就正式開始,寨子的人們都圍聚在扎好的白柴塔邊,先由寨里的長者點燃鞭炮,鞭炮炸響后,德高望重的佛寺住持大長老手持長竹竿,點燃柴塔頂部的易燃物,火星飛揚,烈焰沖天,徹夜輝煌。由于鹽霜樹燃燒時會發(fā)出噼噼啪啪的響聲,所以整個燒白柴過程都沉浸在一個喜慶歡樂的氛圍中?;鸸鉂L滾的同時,人們也聚到火亭旁向火,以求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燒白柴塔,火焰越高意味著往日生活就會紅紅火火,當?shù)卮迕耱\仰望,男女老少皆大歡喜敲起象腳鼓,打起铓鑼,載歌載舞,歡度節(jié)日之夜,白柴在人們的歡呼聲中化為灰燼,人們才紛紛散去。
燒白柴儀式主要流行于云南德宏和臨滄地區(qū),在臨滄燒白柴有兩種意寓:其一:為感恩紀念佛陀涅槃荼毗日。其二:傣族人認為,天氣寒冷季節(jié)已到了,寓為佛祖燒火取暖,增加溫暖之意,向佛祖祈求護佑吉祥之意。
關于燒白柴的來源有多種,一種說法為傣族信佛敬佛,時時處處行善,佛也常教導人們?yōu)槿苏?,棄惡從善!這些才得以世代流傳下來,燒白柴的習俗也得以延傳下來!告誡人們,佛陀荼毗在寒冷時節(jié),燒白柴是感恩紀念佛陀涅槃荼毗日。
此外,據傣文《賧佛經》之說:“很久以前,有一對心地善良的夫婦。丈夫叫占羅,妻子叫婆帕。夫妻倆每天趕著牛車到城里經商,途中總是遇到露宿在樹下的三位修行僧人。這三位僧人每天吃的是紅薯、芋頭和果子,日復一日,孜孜不倦地弘法傳教。到了冬天,三位僧侶仍然露宿在深山掛滿露珠的樹下,因袈裟單薄被凍得渾身發(fā)抖,他們經常被凍得不能去尋找食物。一天,商人備好牛車,車上裝滿各種貨物和食物,叫上妻子,離開了家,翻山越嶺向城里走去。來到樹下,看見這三位身穿袈裟,手持念珠的僧人已凍僵在樹下。僧侶們見到夫妻倆,便開口對他們說:‘你們能去找些干柴來燃火幫我們取暖吧!’夫婦見狀,迅速到樹林拾柴找來一大擔干柴,并馬上燃起了一堆熊熊的烈火,給他們取暖。溫暖的火驅走了寒冷和死神,三人的身體終于能活動了。他倆不停地往火里添柴棒,漸漸地三位僧人感到餓了,夫婦倆虔誠熱心地煮了一鍋稀飯,供養(yǎng)給他們吃。過后,三位僧人為夫婦倆滴水誦經祝福,祝愿升火煮稀飯的功德將伴隨他倆九生九世?!?/p>
從此,人們就把燒白柴當作一種布施而繼承下來了,以后便興起以燒白柴為布施功德做善事的節(jié)日,大家同樣希望得到佛祖的佑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