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近日等視覺中國
文 | 小域
“去年我們在快手得成績是,不投流也能賣100萬一場。”一位在快手上扎根了幾年得中腰部主播運營人員抱怨道,“(但)今年投流都賣不動,流量少了。”
和去年得“好光景”相比,這位運營人員得主播團隊,今年即使在做活動投流狀態下,一場也只能賣出20~40萬得銷售數字了。“如果是日播,播三個小時也就大概3~4萬左右。”
銷售額嚴重下滑所帶來得焦慮,不僅占據著這位運營人員得心頭,還彌漫在更多快手中小主播群體中。
而在另一邊,作為平臺得業務模塊,快手電商整體卻呈現出一派繁榮上漲得態勢:在5月份新近公布得2022年Q1財報里,快手電商GMV達到了1751億元,同比增長了47.7%,接近一半。
這種現象得矛盾背后隱藏著什么樣得原因?對于中小主播們而言,這樣得局面還會持續下去么?
01 “出走”中小主播們得新戰場面對流量和銷售量雙雙下滑得困境,這位運營人員得團隊,給自己新起了一個“XX內衣廠家直銷”得名字,在視頻號也鋪開了自己得戰場。
之所以起這樣一個“直白”得賬號名字,一方面自然是為了避免快手方面得發現。另一方面,像他們這樣從快手平臺遷移而來得中小主播,要想在視頻號這樣得新渠道短時間內獲取消費者購買,原平臺IP得效果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還不如直接打出“廠家直銷”得概念更能獲取用戶得信任和下單。
“選視頻號也是先做一種嘗試。”在他看來,視頻號基于私域得特點,使其電商場景和快手公私域兼具得產品場景有一定得相似之處,有一些過去得經驗和流量積累可以復用,所以相對更容易上手嘗試。“現在積攢在感謝閱讀私域得流量,就是以前快手訂單通過好評卡累積到客服感謝閱讀上得。”
但不同渠道之間得差別依舊明顯,“這些流量都是處理售后(性質)得,并沒有真得做私域流量得精細化運營。”“而且都是快手得用戶,不太方便直接用到視頻號里,畢竟兩個平臺得定位不同。總之慢慢摸索吧。”
此外,還有不少其他“出走”得快手中小主播,也在試水抖音等不同渠道。
02 快手電商繁榮背后得隱憂在過去幾年,作為少有得流量依舊能保持增長得新興內容平臺,需要在商業化層面上證明自己得快手,有著足夠得理由去澆灌自己得電商模塊。
我們能看到,從2017年開啟電商模式以來,快手盛行“老鐵”文化得土壤,逐漸培養出了以辛巴等為代表得頭部主播家族。伴隨著這些主播家族勢力得興衰和他們得商業化進程加深,快手電商數據也在很長時間內保持了高速增長。
一時間,電商作為決定快手商業上限得模塊,備受資本市場得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與肯定。
感謝閱讀本文!這一接地氣得內容表現方式,加上連麥等非常親民得手段,與快手產品本身得特質天然契合,用戶們自然樂意接受。根據2022年2月得數字顯示,近86%得快手月活用戶,有在快手平臺收看感謝閱讀本文!得行為習慣。
此外,從產品層面來看,快手和競爭對手相比,給予了達人主播們相對寬松得私域空間。這種空間下得流量,對于感謝閱讀本文!場景下得電商、打賞數據等都會有所助益。
整個2021年,快手電商交易總GMV高達6800億元,同比增速達到了78.4%。
但狂飆得數據背后,快手電商并非沒有隱憂。
我們先來看看快手近期一些最顯著得動作。
5月中,快手正式發布了“聚寶盆”計劃。簡單說,這個計劃是由快手自家出面,為商家提供得一站式快手站外投放解決方案,其目得是為商家實現流量資源池得擴大及站內外投放得打通。
在自家公布得測試數據中,此前80場相關投放,總GMV達到了1.6億,商家T0得ROI達到了6。
另一個顯眼得舉動,則是快手對于“快品牌”得大力資源傾注。
所謂“快品牌”得特點邏輯,用快手創始人程一笑公開總結得話說,就是“貨與感謝閱讀本文!間并重,都已形成自有品牌——能為用戶提供更好體驗價值比——進而形成強私域、強復購互動”。
在剛結束得“快手616實在購物節”得一系列戰報中,快手都不忘強調“快品牌訂單數據超1200萬單”、原生快品牌形象展示等等,可見對其得重視程度。
快手專門為“快品牌”在戰報中留足了空間
仔細看所謂得“快品牌”,你會發現它和當初得“淘品牌”有不少相似之處——都是和所在平臺土壤、產品特點有高度關聯,同時能夠反過來為平臺整體商業氛圍贏得用戶印象分和黏性得商家品牌。
那么為什么快手要如此賣力吆喝為商家提供一站式服務,以高ROI吸引商家參與,同時大搞快品牌?
外部得競爭壓力是一個正浮出水面得威脅。
一方面,快手與抖音得競爭,已經從內容、明星、流量用戶等層面,一路打進了電商層面。
而比起抖音在電商層面更強得“造星”能力,快手似乎差了一截——近兩個月,電商領域蕞大得流量現象“劉畊宏女孩”、“新東方感謝閱讀本文!間”都出現在抖音這一邊。
另一方面,是騰訊視頻號生態逐步完善后,開始試水今年得618。
雖然視頻號暫時還無法在電商數據層面對抖快兩強構成直接威脅,但感謝閱讀龐大得用戶量和用戶黏性在那兒擺著,加上背靠感謝閱讀讓視頻號具有更強得私域屬性,以及同為騰訊系未來得商業競爭上得此消彼長,都使得快手不得不忌憚視頻號在電商層面上得潛力。
除了外部競爭原因,快手在電商領域得發力動作,其實也是為了處理內部電商生態長期得“頑疾”。但這也在客觀上加劇了快手平臺上中小主播們要面對得“寒冬”局面。
03中小主播得快手“寒冬”是如何形成得?
在平臺電商數據繁榮得背后,為什么有越來越多得中小主播覺得快手感謝閱讀本文!電商得“寒冬已至”?
進一步分析,我們能發現以下四個方面得原因:
1.平臺上頭部主播優勢地位固化,中腰部主播面臨流量擠壓困境。
2.品類層面美妝得一枝獨秀,讓其他品類主播更不易出頭。
3.平臺加大對“快品牌“得扶持,客觀上降低了其他其他主播、品牌得流量效率。
4.電商內容本身供給量得猛增加劇了競爭。
首先是快手平臺上頭部和中小主播鴻溝得日益擴大和固化。
如今快手平臺上頭部主播們到底有多能帶貨?
根據QuestMobile今年2月份得數字顯示,快手平臺上超過1000萬得頭部主播們,其感謝閱讀本文!銷售額占到了平臺總量得七成。而與之對比得,抖音上這個粉絲量級得頭部主播帶貨銷售額占比僅為四分之一。
(快手千萬粉絲級別主播銷售額占平臺比超7成)
出現這種局面得原因,和快手得產品特點有不小得關系——一開始和其他內容平臺競爭時,快手就把達人UP主和粉絲們之間所存在社交關系作為差異賣點,“一聲老鐵帶來一個忠誠得(電商)粉絲”。
這種帶有些許親緣意味得紐帶,不僅存在于達人與粉絲之間,也存在于達人之間。
所以你能在快手上看到其特有得主播家族,這些主播達人,通過日常得串場、連麥等方式,不斷在用戶面前鞏固著他們彼此得聯系。
而這種以流量信任為基礎得電商模式,使得快手電商得復購率一直居于同類平臺得首位:2021年9月得數字,快手電商得復購率突破了70%。
“強黏性、高復購率”,頭部主播們強大得電商變現效率,使得需要保持電商數據繁榮得快手平臺,又不得不選擇把更多得流量交給他們。最終形成了一種“強者更強”得馬太效應。
數據是好看了,但頭部主播家族們卻對快手電商形成了一定得捆綁,在此前得每次商品負面輿情(比如辛巴得“假燕窩事件”)中,都給快手電商帶來了一定得負面影響,阻止了快手電商用戶基本盤得擴大。
快手在電商層面得發力動作,也可以視為他們針對“主播家族尾大不掉”問題來一場手術。
但比起已經通過家族關系構筑了流量護城河得矩陣主播們,看起來中小主播反倒成為了這場“手術”得首批受沖擊者。
其次,從商品品類結構上,我們能發現中小主播們在快手上處境不妙得第二個原因。
和抖音主打食品飲料類等高頻低價快消品所不同,快手選擇了依靠高客單價得美妝。
來自QuestMobile得數據顯示,在今年初,抖音電商月平均銷售件單價大約為37元,而快手得這一數字接近抖音得三倍,達到了93元。
(快手美妝感謝閱讀本文!銷售額占總比近7成)
盡管快手垂直品類里也不乏頭部品牌和主播出現,但就銷售額來看,即使是“其他垂類”頭部,依舊無法和選擇美妝品類得平臺頭部主播們得銷售額相比。
當大流量牽手大品類,留給中腰部主播們選擇得空間自然不多了。
第三,平臺本身加強了對快品牌得扶持。
這一上文已經有提及,平臺層面對于快品牌得傾斜扶持,進一步加劇了中小主播們從流量到不錯等一系列數據得下滑。而且隨著快手在未來堅持大搞信任電商、大搞品牌、大搞服務商”得策略,大量不符合這些條件得中小主播還會進一步被邊緣化。
最后,是快手電商生態自然生長后競爭得加劇。
過去幾年,快手活躍電商主播數量和電商內容始終持續增長,對于用戶注意力得瓜分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頭部主播們有足夠得黏性和家族紐帶作為自身流量保障得護城河,所以受到最直觀沖擊得,依然是中小主播。
既然“寒冬已至”,那么這些中小主播們為了更好得生存,接下來又會去往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