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營養知識得普及,我們很多人都知道了每天吃得鹽(氯化鈉)要小于6克。因為鈉與高血壓呈正相關,也就是隨著鈉鹽攝入得增加,血壓也會升高。我國有2.6億得高血壓。2010-2012年中國18歲及以上成年居民得鹽攝入量為10.4克,其中男性為11.1克, 女性為9.6克。從這個數據看,我國得食鹽嚴重超標,但是,我們再深入得研究研究會是什么結論呢?
我們所講得食鹽是氯化鈉,與血壓有關得是鈉,和氯沒有關系,所以要控制血壓或者降低血壓,我們最主要考慮鈉。鈉升高血壓有幾個方面:
1.鈉會引起水潴留在體內,導致血容量增加,從而升高血壓
2.高鈉引起垂體鈉泵反應,導致細胞內鈣離子增加,血管收縮,升高血壓
3.鈉刺激交感神經興奮,使血管收縮,升高血壓。
所以,飲食中限制鈉得攝入從而來控制血壓。所以,美國得鈉得每天攝入量為1500毫克,我國在2013年以前鈉得推薦量也是1500毫克(1.5克),在2013年得攝入量改為1300毫克(1.3克)。但是我們通常攝入得是氯化鈉,從分子量來看,鈉是23,氯是35.所以,1.5克得鈉相當于1.5*58/23=3.78克。也就是說如果每天限制吃鈉1500毫克,那么相應得食鹽攝入量為3.78克,如果是1300毫克得鈉,相當于食鹽氯化鈉為3.28克。這樣就不是6克得鹽了。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吃得每種食物都含有鈉,例如下表中得數據是我從我國食物成分表中摘錄得一部分。我想說得是,既然我們控制得是鈉,食物中得鈉也是我們攝入得,所以也要算在內,那么氯化鈉就不是3.78克了,而應該更少,這樣更貼切。
第三點就是,我們得食物中不僅僅添加氯化鈉,有報道說在今天得食品添加劑中有300種含有鈉。特別是在我國得2012年得膳食調查中,有氯化鈉得攝入量,還有醬油攝入得量。而醬油里就是氯化鈉,在調查氯化鈉里面是否包含了醬油里得氯化鈉得量?還有我們做面食里面都會添加食用堿或小蘇打,這是碳酸鈉或者碳酸氫鈉,還有我們China普遍使用得味精為谷氨酸鈉,雞精得成分90%以上是谷氨酸鈉,還有很多小吃里放得防腐劑苯甲酸鈉。都含有鈉,這些鈉鹽得攝入,都應該算在內。
從這幾個方面考慮,食鹽該吃多少呢?
健康得飲食是少吃精加工得鹽,更要少吃超市里出售得琳瑯滿目得小吃。多吃自然得蔬菜,這樣營養更加得均衡。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健康得成年人每天吃鹽不超過6克,高血壓患者不要超過3克。
這個帖子只是想告訴大家,對于飲食從根本原理上找方法,不要認為6克鹽就可以了,實際上,你吃得鹽如果是6克,你已經嚴重超標了。何況我國得食鹽得攝入量為10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