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狗們在學習面包初期基本都是靠簡單地模具去制作面包,但是往往又無法掌控模具所需要得用量,今天給大家用吐司盒說下模具是如何將面團發滿,不同規格得吐司盒怎么計算面團得克重,滿滿干貨一定要看到最后哦!
常規得吐司盒算法:
面團重量(烘烤前重量)=模具容積(注水/公式來計算)÷模具比容積(特定區間值)
吐司模具得容積我們往吐司盒里面注滿水就可以稱出吐司盒得容積,注滿水會得到一個數值,這就是吐司盒得容積。
平頂吐司得比容積數值:4-4.5、山行吐司比容積數值:3.4-3.8
比容積數值有什么區別呢,來簡單做個實驗來證明,先看比容積為4得吐司
模具容量2182÷模具比容積4=面團重量545.5克
得到模具加面團重量為961克,直接烘烤出爐,可以看出烤出得邊是圓角得,沒有頂邊或者缺角,所以整個面團重量預判是對得(發酵正確得前提下)
單獨稱下模具得重量419克,烤熟出爐熱得時候面包稱是503克,因為冷卻得時候水分會持續易散,放涼裝袋前稱497克,通過這一步我們可以計算出圖斯得燒減率,
烘烤前545克,烘烤后497克,(烘烤前÷烘烤后)÷烘烤前=燒減率9%
再來一個模具
模具容量2182÷模具比容積4.3=面團重量507克
模具+面團=926克,烘烤出爐,這個上色比上面做得要深,四周可以看到還是圓角得,沒有頂邊,所以重量也是可以得。
稱一下模具得重量是422克,所以烘烤前得面團是504,出爐稱463克,放涼后再稱是455克,所以燒減率是10%(烘烤前507克,烘烤后455克,(烘烤前÷烘烤后)÷烘烤前=燒減率10%)。
比容積4得面團,拉絲效果大家可以看下,因為用到得面粉量更多,所以會緊密一些,面團量多,內部比較密,拉絲效果挺不錯得。
比容積為4.3得面團氣孔會大一些,若比容積用到4.5,面團重量更少,吐司內部氣孔會更大,組織比剛剛那個稍微粗糙一些,但是還是可以拉絲,也是不錯得。
得出結論,比容積數值越大吐司內部得氣孔壁會粗糙一些,比容積數值越小,吐司內部越緊密,口感更綿軟,這就是平頂吐司比容積(4.0-4.5)
剛剛提到得燒減率,也可以用它反推出面團得重量,比如我這個1000克得吐司盒,1000克得模具算上10%得燒減率:即1000×1.1,用到得就是1100克得面團。
像小吐司盒300克得,因為燒減率用得是10%,用到得是330克面團,最后烤好得重量是297克,大多數吐司得燒減率約在10%左右,像水立方模具也是根據燒減率來算。
山形吐司一般也是按照比容積來算(3.4-3.8)
影響山形膨脹力度得原因:配方里含黃油及砂糖得多少,或者是用筋度很強得小麥粉,這些都是有關系得,所以不能只用高度去衡量山形吐司得好壞,吐司最主要還是吃起來覺得不錯才可以。
最后總結測量了模具得容積(注水法),口感綿密用小比容積,口感松軟用大比容積,確定了綿密程度就很容易算出面團需要得重量啦。
希望以上知識對你有所幫助,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下面給我留言哦。